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5 21:02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态研究
【摘要】: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信息接收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传播环境导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和人们的需求,最终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受众也越来越少,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面临后继无人和经济窘迫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利用新媒体这一世界语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适应时代审美和需求的保护与传播,这将是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新媒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播 传承 保护
【基金】:2015年西藏自治区高校教师专业实践实战能力提高计划项目《西藏电视台节目制作及管理实践调研》 西藏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支持计划《新媒体环境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可持续发展》(编号QC2015-4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122;G206
【正文快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基因, 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是一个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的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 从文学艺术、 民俗风情、 宗教信仰到歌舞、 技艺等, 这些丰富的形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长期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清;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J];价格与市场;2003年03期
2 盛志伟 ,李顺乾 ,吕春华;关于我省“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J];江苏地方志;2003年06期
3 林秋朔;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5期
4 刘茜;试用科学发展观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2期
5 ;大西北,怎样来保护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6 舍群力;实施西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J];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7 金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J];今日浙江;2005年13期
8 李淑敏,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J];船山学刊;2005年03期
9 戴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惑[J];w挛胖芸,
本文编号:523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523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