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的理论探索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的理论探索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它贯穿了中国历史,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指导思想上,从最初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实行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对外开放,最后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在外交理念上,经历了从依靠文化到为了文化的转型。在工作方针上,实现了从文化交流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在中外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外交必须坚定信念,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他国做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之路,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论。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文化外交 中国特色
【基金】:教育部中美人文交流基地项目“地方政府与中美人文交流”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125
【正文快照】: 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化外交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上不承认新生的共和国政权,经济上封锁,军事上遏制。为了打破这种孤立和封锁,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的直接领导下,提出了“洋为中用”、“以我为主”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杜尚泽 施晓慧 林雪丹 谢亚宏;[N];人民日报;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月;王琼;;对美国文化外交政策影响之评析[J];理论观察;2005年06期
2 张清敏;;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彭新良;;外交学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关于文化外交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邓显超;;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兴起的必然[J];天府新论;2006年06期
5 梁红泉;;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文化外交[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门艳玲;谢桂玲;;文化外交刍议[J];当代经理人;2006年12期
7 孙红霞;;简析如何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文化外交[J];山东电大学报;2007年01期
8 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刘乃歌;张中华;徐成芳;王娱;;论中国文化外交的使命与选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郑晓旭;;浅谈美国对华文化外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鲁世巍;;我国文化外交的机遇、挑战与战略思考[A];公共外交季刊2012冬季号(总第12期)[C];2012年
2 黄颖;;和谐世界构建中的文化外交[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3 龚青;;改革开放前中国文化外交述论[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4 张根海;;文化外交:向世界传播中国——评《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A];公共外交季刊2011秋季号(总第7期)[C];2011年
5 吴咏梅;;浅谈日本的文化外交[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世界政治变迁与文明的互动”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6 杨国栋;;文化外交视界中的典籍英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正昆 徐庆超;文化外交:构建中国国际形象的有效路径[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胡文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文化外交: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王学良 实习生 于琦;文化“全球化”,,中国如何搞好“文化外交”[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4 赵可金;开辟文化外交新格局[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5 湛眉;软实力与文化外交[N];经济观察报;2013年
6 文化部部长 蔡武;文化外交唱响国际舞台[N];人民日报;2013年
7 欧阳安;文化如何从幕后走向外交舞台前沿(上)[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 李辉;文化外交影响深远[N];人民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张君荣;新时期文化外交展示多彩中国形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 ;提高文化外交的能力[N];中国文化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简涛洁;冷战后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2 缪开金;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3 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4 崔建立;冷战时期富布莱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殿凤;冷战后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余惠芬;文化外交:理论、实践与比较[D];暨南大学;2009年
3 徐小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外交[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詹佳;论中国文化外交的世博契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明霞;试论战后日本文化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贺溪;美国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文化外交中的作用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温利鹏;英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D];外交学院;2009年
8 赵雯靓;浅析美国对华文化外交及其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9 潘培杰;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文化外交探析[D];青岛大学;2010年
10 周美娟;论冷战后中国对欧盟开展文化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43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643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