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31 19:15
本文关键词: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阐释
【摘要】: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意蕴,以彰显其当代价值。吉登斯之所以会提出现代性理论,是因为他吸收了大量经典社会学理论学家的现代性思想,并敏锐的发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性给整个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不仅仅体现在促进经济繁荣、科技发展以及推动人类文明与历史进步等积极方面,同时它也使人类社会陷入了一系列不可预知的危机与风险。从文化哲学的视角看,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始终贯穿着一条文化主线。他在现代性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对人类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了现代性给人类日常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探讨了现代性背景下文化模式的危机与重建等文化问题。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合理性在于,它不仅具备结构化理论的坚实基础,而且是对现代社会的系统分析与总结,这充分显示了其不容忽视的当代价值。同时,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性研究,以及后现代性与乌托邦构想之间的矛盾问题。
【关键词】:吉登斯 现代性 文化 全球化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0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第一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源起16-23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及其文化困境16-19
- 一、西方现代性的源流16-18
- 二、现代性带来的文化问题18-19
- 第二节 反思现代性的思潮及其对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影响19-23
- 一、经典思想家对现代性的反思19-20
- 二、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及其对现代性的解构20-21
- 三、反思现代性的思潮对吉登斯的影响21-23
- 第二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基本内涵23-37
- 第一节 现代性的基本内涵23-26
- 一、吉登斯对现代性的规定23-24
- 二、断裂:现代性的基本特征24-26
- 第二节 现代性的动力机制26-30
- 一、时间与空间的分离26-28
- 二、脱域机制的发展28-29
- 三、知识的反思性运用29-30
- 第三节 现代性的制度之维30-32
- 一、资本主义30-31
- 二、工业主义31
- 三、监督31-32
- 四、军事力量32
- 第四节 现代性的未来与超越32-37
- 一、现代性的未来——驾驭猛兽33-34
- 二、超越现代性——后现代秩序的轮廓34-37
- 第三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文化哲学意蕴37-53
- 第一节 现代性与生产、消费方式变革37-41
- 一、生产方式变革37-39
- (一)全球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37-38
- (二)生态文明模式的构建38-39
- 二、消费方式变革39-41
- 第二节 现代性与交往方式变革41-48
- 一、现代交往方式的纽带:信任关系41-44
- (一)信任与风险41-43
- (二)现代性背景下的交往方式43-44
- 二、现代性与自我认同44-45
- 三、亲密关系的变革45-46
- 四、交往的全球化46-48
- (一)现代性的全球化维度46-47
- (二)全球化的交往方式47-48
- 第三节 现代性与思维方式变革48-53
- 一、传统的毁灭48-50
- 二、知识的异化50-51
- 三、道德的消解与重建51-53
- 第四章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评析53-60
- 第一节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重要影响53-55
- 一、对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53-54
- 二、对西方社会与政治进程的影响54-55
- 第二节 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合理性及当代意义55-58
- 一、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合理性55-56
- 二、吉登斯现代性理论的当代意义56-58
- (一)为中国的现代性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56-57
- (二)为中国现代化实践提供借鉴57-58
- 第三节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局限58-60
- 一、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性研究不足58-59
- 二、后现代秩序的乌托邦59-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刚;张荣艳;;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2 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年02期
3 郭忠华;吉登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反思与“重建”[J];现代哲学;2005年04期
4 郭忠华;自我的解放与背谬——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深层解读[J];浙江学刊;2005年05期
5 张云鹏;试论吉登斯结构化理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4期
6 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8 吴晓明;现代性批判与“启蒙的辩证法”[J];求是学刊;2004年04期
9 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10 李文华;吉登斯的努力与反思[J];学术论坛;200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文喜;回应现代性的风险[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颖峰;吉登斯现代性社会理论与“第三条道路”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山小琪;现代性的制度之维[D];复旦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67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6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