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对民族社会的现实教育价值
本文关键词: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对民族社会的现实教育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状元文化 儒家文化传播 教育价值 民族社会 清水江流域
【摘要】:贵州麻哈州人夏同煝摘取光绪戊戌科殿试魁首而形成的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的新高度,是清水江流域民族、国家认同的代表性体现。这一文化,有着求学上的勤学拼搏、精神上的与时俱进、学术上的经世致用、行为上的"兼济天下"、艺术上的情操陶冶、品德上的守己律身等内涵。同时,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社会性、遗存性等显著特征。作为一方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教育文化品牌,其对于当下清水江流域民族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状元文化 儒家文化传播 教育价值 民族社会 清水江流域
【基金】: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2015-GM-139) 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历史与借鉴: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文化研究”(GDZT201303)
【分类号】:G122
【正文快照】: 黔中大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明清两代,贵州通过科举考试录取的举人有六千多人,进士有七百余人。梁启超诗学老师、四川翰林赵熙在读了贵州大儒郑珍的《巢经巢诗抄》后,极为赞叹贵州的人才出众,在其《南望》诗中抒发了“君看飘渺綦江路,万马如龙出贵州”的赞语。这一诗句,既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俊玉;先进文化建设要重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J];探索;2003年06期
2 屠春友,许冬梅;文化创新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3年06期
3 范俊玉;先进文化建设要重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J];求实;2004年01期
4 谢彬如;;论文化传统及传统的变革——兼论现代文化思想理论的建设[J];教育文化论坛;2009年01期
5 石劲松;;论文化消费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6 王长坤;“和而不同”文化观念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意义[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杨学辉;;浅议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继承、引进与创新[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8 彭龙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9 林莉;;论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文化建设[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葛宝祥;跨文化交际与文化创新[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曲崇明;;市场经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与统一——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文化建设刍议[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2 刘伟民;;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黑龙江的文化建设[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季进;丁兴标;;创造在整合与阐扬中完成——论郭沫若中西文化观[A];郭沫若研究(第八辑)[C];1990年
4 陈家裕;;社区文化与文化的融合[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张健华;杜谆;;关于推进天津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6 刘化军;;浅谈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阜康市阜新街办事处 韩群英;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昌吉日报;2007年
2 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 王保国;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N];开封日报;2007年
3 邹广文;文化创新应当注意什么[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许琨;破除思想观念束缚 提升文化软实力[N];广西日报;2008年
5 王雨辰;和谐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的变革[N];湖北日报;2005年
6 韩鹏;树立进步的文化观 促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N];开封日报;2006年
7 王保国;文化发展要走创新之路[N];文艺报;2007年
8 遵义日报社 汪孝杰;文化自觉从谁开始?[N];遵义日报;2011年
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副教授 冯珍珍;把握网络文化的现代特性[N];解放日报;2010年
10 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王荣;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迟莹;中国文化产业国际拓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解学芳;论网络文化产业的公共治理[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文化认同的可能与现实[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莫丽琴;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祖雯;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认同与人的健康发展[D];海南大学;2012年
4 杨宁娜;全球化语境中文化普遍主义的批判与反思[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志顺;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冲突与我国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万曼;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移情现象探析[D];河南大学;2013年
7 王培;文化公共性理念研究及其实践意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鄢本凤;论文化力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贵涓;流行文化视角下的台客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茜;当前我国文化自觉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92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792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