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科学精神及其在文化转型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24 01:30

  本文关键词:论科学精神及其在文化转型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转型 科学精神 文化


【摘要】: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科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主导精神之一。在文化转型中,科学精神的培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科学精神改造传统的国民心理是文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全文通过对科学精神在文化转型中所起作用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寻找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的规律和途径,思考科学精神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动向,提出了用科学精神推动当代文化转型的思路,使科学精神内化成为全民族的内在范式,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整篇论文共分四章,其中主体为三个部分:第二章是对中国近代以来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阐述。回顾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科学精神的引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传播,到当代科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发展,梳理近代以来我国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要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中牢牢把握住文化转型的方向,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理性基础不动摇,使科学精神内化为国民的自觉意识,以科学精神扬起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强劲风帆。第三章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的转型与科学精神的演进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探析了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其原因,阐明了科学精神与文化转型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挖掘出科学精神是推动加速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强大动力,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第四章是关于如何大力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推动当代文化转型,更好的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现实思考。科学精神在国民素质结构中的发展程度与文化转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是构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转型的理性基础与强大动力。科学精神与文化转型和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着。以科学精神改造国民性是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显著标志,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正是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精神之一,实现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求真”、“求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科学精神中国化的生动表述,它不仅是改造物质世界而且是改造精神世界的强大的动力。
【关键词】:文化转型 科学精神 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122
【目录】:
  • 摘要4-7
  • 第一章 绪论7-12
  • 一 研究意义7
  • 二 文献综述7-11
  •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11-12
  • 第二章 近代以来我国科学精神的发展历程12-25
  •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科学精神的引进12-16
  • (一) 西方科学精神的引进与社会发展的必然12-13
  • (二)“五四”科学精神的宣扬与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变革13-15
  • (三)“五四”科学精神的倡导与人生观的建构15-16
  • 二 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传播16-20
  • (一) 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内涵与要求16-18
  • (二) 新民主主义文化对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转型的构思18
  •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推动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18-20
  • 三 科学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的发展20-25
  • (一) 建国初期坚持科学精神的主要成就20-21
  • (二) 改革开放迎来中国科学精神发展的新春天21-23
  • (三) 新时期赋予科学精神以新内涵23-25
  • 第三章 科学精神是文化转型的强大动力25-36
  • 一 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的缺失与解读25-30
  • (一) 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缺失的主要表现25-27
  • (二) 传统文化中科学精神缺失的原因探析27-30
  • 二 科学精神是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驱力30-36
  • (一) 树立科学精神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理性奠基30-32
  • (二) 树立科学精神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重要内容32-34
  • (三) 树立科学精神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力量支撑34-36
  • 第四章 以科学精神推动当代文化转型36-45
  • 一 现代科学精神的内容36-38
  • 二 坚持科学的思想路线,端正文化转型的方向38-39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转型的指导思想38-39
  • (二) 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转型的具体道路39
  • 三 弘扬科学精神,,塑造文化转型的灵魂39-41
  • (一)“国兴科教”是倡导科学精神的有效途径39-40
  • (二) 传统人才观念的更新,是科学精神深入新文化建设必然要求40-41
  • (三) 提高国民科学文化素质,让科学精神扎根于民族心理41
  • 四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构筑文化转型的国民心理41-45
  • (一) 深化科学体制改革,净化学术空气42-43
  • (二) 以基础教育为平台,从起点抓起43
  • (三) 以民主政治为保障,自主思维43-45
  • 总结45-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蒙一丁;;当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伟大历史进程[J];长白学刊;2010年03期

2 高飞乐;;文化的地位与作用[J];理论参考;2010年10期

3 谢鲁海;;对文化的作用与两种属性问题的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麻文连;;对于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浅见[J];学理论;2008年10期

5 徐建立;;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人的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桂英;从传统与现实看我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0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0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e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