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4 11:39
本文关键词: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研究
【摘要】:波德里亚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巴特、列斐伏尔、德波、拉康、莫斯及麦克卢汉。巴特的符号学结构主义使符号与物的互换成为可能,是波德里亚理解和研究大众文化的基础。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扩展了哲学的研究领域,将大众文化延伸到日常生活,为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方向。德波的景观社会是波德里亚符号社会的前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中介,为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的研究提供了视野,当波德里亚以符号作为媒介研究大众文化时,便已超越了德波景观社会的问题域。同时,拉康的镜像理论、莫斯的象征理论和交换礼物思想以及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都为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与大众媒介的建构起先导作用。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理论,主要从消费社会和大众媒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物的丰盛时代的到来引发了物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包围,人们生活并迷失于物品当中,被物所统治和包围。此时,人们已经不仅限于满足与对物的占有和消费,更多的是在对物的延伸意义的消费。由此,消费进入了符号阶段。消费活动也逐渐转变为一种符号积累。物的使用价值也让位于符号价值。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实质上是一种符号消费的社会。在符号消费社会,大众媒介也开始转变成一种符号,并且充斥在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媒介信息按照固有模型进行编码、拼贴、组合、切分和过滤,并在无意识中呈现出一些非真实类象。此时,媒介不仅是在消解意义,更是在创造新的意义,社会的各种界限已逐渐消失,逐渐“内爆”,使超真实成为可能。面对大众文化的侵蚀,波德里亚并没有找到现实可行的应对方法,而选择了一种回避的态度——沉默。他认为只有大众沉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将符号本身瓦解,逃出大众文化的影响与制约。波德里亚的研究对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揭露了消费社会的本质,深化了资本主义的批判,又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然而,由于波德里亚误读了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加上他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缺乏历史和阶级背景的内容,使他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理论应用中国本土,它不仅帮助我们了解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入侵,还能警醒我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警惕经济危机的到来。
【关键词】:大众文化 消费社会 大众媒介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0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10-13
- 1.2.1 国外研究述评10-11
- 1.2.2 国内研究述评11-13
- 1.3 研究方法13
- 1.4 研究创新与限制13-15
- 第2章 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的思想渊源15-27
- 2.1 巴特的符号学结构主义15-18
- 2.1.1 物与符号的互变15-17
- 2.1.2 意识形态批判17-18
- 2.2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18-20
- 2.2.1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批判18-20
- 2.2.2 走向文化革命20
- 2.3 德波的景观社会20-22
- 2.3.1 景观社会的前身-商品社会21
- 2.3.2 景观社会21-22
- 2.4 其他理论的影响22-27
- 2.4.1 莫斯的象征交换理论22-23
- 2.4.2 拉康的镜像理论23-24
- 2.4.3 麦克汉姆的媒介理论24-27
- 第3章 波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的内容27-34
- 3.1 波德里亚的大众消费文化思想27-29
- 3.1.1 物的丰盛时代的到来27-28
- 3.1.2 要进行消费,物必须变为符号28
- 3.1.3 符号崇拜下的使用价值对符号价值让位28-29
- 3.2 波德里亚的大众媒介文化理论29-34
- 3.2.1 媒介引发“内爆”使超真实成为可能30-31
- 3.2.2 冷媒介在现实中控制,,引发超真实对“真实”的“谋杀”31-32
- 3.2.3 沉默的大多数32-34
- 第4章 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的解析34-41
- 4.1 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的贡献34-36
- 4.1.1 深化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34-35
- 4.1.2 揭示了消费对大众的全方位操控35-36
- 4.1.3 提供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36
- 4.2 波德利亚大众文化理论的局限性36-38
- 4.2.1 波德里亚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内容的局限性37
- 4.2.2 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错误认识37-38
- 4.2.3 悲观主义与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38
- 4.2.4 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38
- 4.3 波德里亚大众文化理论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启示38-41
- 4.3.1 有助于了解西方霸权主义文化入侵39
- 4.3.2 为我们打开警惕金融危机侵害的视野39-40
- 4.3.3 促使我们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46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源培;;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高亚春;;消费社会与马克思主义——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J];教学与研究;2006年01期
3 高亚春;波德里亚对消费社会的研究及其理论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姚顺良;;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误读及其方法论根源[J];现代哲学;2007年02期
5 仰海峰;拜物教批判:马克思与鲍德里亚[J];学术研究;2003年05期
6 张天勇;;社会符号化——鲍德里亚的另一个研究视角[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7 仰海峰;马克思与形而上学的颠覆[J];哲学研究;2002年04期
8 孔明安;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J];哲学研究;2002年11期
9 仰海峰;商品社会、景观社会、符号社会——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一种变迁[J];哲学研究;2003年10期
本文编号:911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11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