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伦特基于政治哲学的大众文化观
本文关键词:论阿伦特基于政治哲学的大众文化观
【摘要】:汉娜·阿伦特一生都在关注与思考“人”的境况,她将人的活动分为“劳动”、“工作”和“行动”,分别对应社会的三大领域:私人领域、社会领域和公共领域。阿伦特认为:人在劳动时是作为动物而存在的,而劳动的目的是维持人最基本的生命的需要;人在制造时是作为人而存在的,但制造的标准是功利性和功能性的,所以人也还不是完全自由的人;只有当人在行动时,在公共领域中展现自我时,才有人之为人的存在,自由才会显现。 在公共领域活动的目标,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政治的,都不是满足人的需求,而是赋予人类生活以意义。因此,文化与政治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根本的特性:复数性的人在公共领域中自由的“行动”与“言说”。阿伦特将其思想中原创性的“政治”概念引入到她对“文化”、“艺术”、“行动”“公共领域”的分析与批判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众文化观。阿伦特认为,当人口的大多数从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后,人类进入了一种消费一切的“大众娱乐”时代。但是,这种私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入侵使得我们的文化和人们都难逃厄运,文化不断的被贬值、被消费,复数性人们被驯化成为只具有顺从性、单一性的人,丧失了“行动”的能力基于这样的时代现状和文化危机,很有必要从阿伦特的思想中寻找某种启示。 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研究阿伦特基于政治哲学的大众文化观: 第一部分分析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政治哲学基础。阿伦特的大众文化观是基于其政治哲学体系建立起来的,要想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阿伦特的大众文化观,必须理清一条主线:政治哲学——公共领域——行动。在此基础上,探究阿伦特对政治有何新释,政治与文化之间究竟又存在何种必然关联。 第二部分是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主要内容。阿伦特认为大众文化是社会领域的产物,是生物生命的一个环节,是文化、政治的症候。这恰恰是对大众文化产生的根源、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大众文化何以成为文化与政治的危机又给人们带来怎样变化的最准确回答。 第三部分是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特点。通过与其他大众文化研究学派比较的方式,来明确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特点:认识的辩证性、独特的政治性、鲜明的人文性。首先,阿伦特批判大众文化,但她能辩证性看待大众文化的价值,认为只要能够限制好其领域就好;其次,阿伦特将本来毫不相关的文化和政治之间建立了本质联系,赋予文化某种政治性意义;最后,阿伦特通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认为真正的文化应该具有对世界之物的动情呵护的人文关怀。 第四部分是阿伦特的大众文艺观的启示意义及其不足。阿伦特大众文化观以其巨大的原创性、深刻性、积极性特点,启示我们必须要保持大众文化研究的深度,客观看待我国大众文化并深知作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的职责。阿伦特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如对身体的规避与蔑视,强烈的乌托邦色彩等。
【关键词】:阿伦特 大众文化 文化 行动 政治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0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导论9-13
- 第一章 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政治哲学基础13-24
- 第一节 “积极生活”与“公共领域”13-16
- 第二节 “行动”与人的“复数性”16-20
- 第三节 “政治”新释及其与文化的关联20-24
- 一、 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20-21
- 二、 “政治”与文化的关联21-24
- 第二章 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主要内容24-34
- 第一节 “社会领域”的产物24-27
- 一、 “大众社会”的出现24-26
- 二、 文化沦为工具26-27
- 第二节 生物生命的一个环节27-30
- 第三节 文化、政治危机的症候30-34
- 第三章 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特点34-41
- 第一节 认识的辩证性34-36
- 第二节 独特的政治性36-39
- 第三节 鲜明的人文性39-41
- 第四章 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启示意义41-46
- 第一节 保持大众文化研究的深度41-43
- 第二节 客观看待我国大众文化和一名知识分子的职责43-46
- 第五章 阿伦特大众文化观的局限性46-50
- 第一节 强烈的乌托邦色彩46-47
- 第二节 对文化中“身体”的蔑视47-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姣;;阿伦特的“行动”理论探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汪利平;;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生成语境[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张慎;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记杰出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哈娜·阿伦特(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4 张慎;实践先于理论,行动先于思维──记杰出政治理论家和哲学家哈娜·阿伦特(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5 王音力;汉娜·阿伦特论思的政治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陈海平;;公共领域与人的自由——汉娜·阿伦特的积极公民观及其启示[J];河北学刊;2006年03期
7 姚文放;;肉体话语、身体美学、身体的审美化——晚近对于经典美学的三次挑战及其学术意义[J];江海学刊;2012年01期
8 陈嘉映;纠缠与疏朗——海德格尔的阿伦特牵连和纳粹牵连[J];开放时代;2000年07期
9 陈伟;;阿伦特与现代性批判[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秦菊波;;国内对汉娜·阿伦特思想研究热点述评[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新安;阿伦特公民政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
本文编号:9607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60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