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及文化载体空间研究
本文关键词:四川秦巴山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及文化载体空间研究
【摘要】:非物质文化是从传统文化中继承与发展下来的精华部分,作为文化资源中重要的且不可再生的一部分,其保护与发展是推进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的关键环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研究范围,分析其现有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特征,及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策略,即与既有的文化载体空间一体保护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类型、要素等方面对文化载体空间进行分析,探讨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文化旅游 保护与发展 秦巴山区
【基金】: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2015-ZD-05-09-05) 四川省发改委重点课题项目(ZH2015038) 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510615092)
【分类号】:G127;F592.7
【正文快照】: 人类发展历程中积淀的灿烂的文化遗产,包括奇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地方特色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新的背景下,大量的更新与改造工作致使大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遭到无法修复的破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仁杰;傅学庆;张军海;;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载体、空间化与时空尺度[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3期
2 郑颖;苏艳丽;武少颖;;从原生态民歌到非物质文化保护[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3 杨帆;现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过程及其特点分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2年03期
4 雪飞;;守护“春节” 传承文明[J];科学之友(上旬);2013年02期
5 张剑;;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J];科学管理研究;1987年02期
6 陈文彦;王欣;傅学庆;李仁杰;张军海;;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传承景观的多维可视化方法[J];测绘科学;2013年01期
7 刘鹏;;浅议企业制度与文化的关系[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17期
8 邓寿鹏;东方传统文化与世界科技发展[J];科学学研究;1990年01期
9 杨铭铎;;科协组织文化概论[J];科协论坛;2014年04期
10 霍春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J];科学新闻;2001年3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维尚;;为了新的传统创造——河北省非物质文化品牌包装与推广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2 辛辛;;社区博物馆——文化传承[A];北京博物馆学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王俊涛;肖慧;;非物质文化在产品设计中的物质继承及再现[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邓颖;林琳;卢道典;;“三旧”改造背景下广州城中村民俗类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5 宋兆麟;;论物质文化在民族学中的地位[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6 张晓婧;张爱娥;;医院文化与医院管理[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蓝广胜;;理性,建设性——羌族语言和非物质文化灾后重建需求调研有感[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8 王承喜;;重视文化的产业化发展趋向[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9 吕品田;;以手工生产方式和民俗建设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10 薛正昌;;宁夏非物质文化民间遗存——隆德县杨氏家族雕塑艺术[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博物馆 宋兆麟;关注城市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N];社会科学报;2007年
2 本报特派记者 魏小毛;周和平: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3 郑冰利;市政协调研捷胜非物质文化[N];汕尾日报;2008年
4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谢晖;法律文化:沟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汪法频;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N];光明日报;2012年
6 钱兆成;传承非物质文化岂可产业化[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7 靳海波;民主改革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N];西藏日报(汉);2013年
8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陈孟;非物质文化带不来物质利益 老北京吆喝如何才能传承[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9 张春江 王金生;浅议基层气象文化建设的特性[N];中国气象报;2004年
10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 罗哲文;历史文化名城要“有声有韵”[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娅;陕西省关中地区新农村建设、非物质文化遗存及乡村传统建筑环境相结合的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
本文编号:964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wenhuayichanlunwen/964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