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仪式与认同:民国时期的孔子诞辰纪念

发布时间:2017-10-10 14:47

  本文关键词:符号、仪式与认同:民国时期的孔子诞辰纪念


  更多相关文章: 阳历 孔子诞辰 教师节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摘要】:民国建立之后,政府采用阳历作为主导的计时体系,孔子诞辰纪念日也被纳入其中。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后,将孔子诞辰纪念日与"国历"推行结合起来,重新规定了孔子诞辰纪念日的仪式,注重阐释孔子学说与三民主义的密切联系,彰显了孔子诞辰纪念日与国民政府统治正当性建构的密切关联。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纪念日合二为一,力图扩展传统思想资源的影响,进而强调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存亡的重要意义。在民国节庆体系的建构中,由于孔子诞辰纪念日具有强烈的政治功能与文化意义,因而其蜕变也呈现出与其他纪念日不同的特点。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阳历 孔子诞辰 教师节 南京国民政府 政治认同 文化认同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清末民初的时间观念与历史书写”(项目编号:2014M56140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222.2;K25
【正文快照】: 1相关研究可参见:孔凡岭:《略论南京政府首次纪念孔子诞辰活动》,《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李俊领:《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子的祭祀典礼》,《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第4期;苏全有,崔海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孔诞纪念文论补议》,《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孔凡岭;略论南京政府首次纪念孔子诞辰活动[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智利疆;;伪满洲国的“国家祭祀”及其日本化[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1期

3 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J];开放时代;2005年04期

4 朱文哲;;从“耶稣”到“公元”:近代中国纪年公理之变迁[J];民俗研究;2012年03期

5 李俊领;;抗战时期国民党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孔子的祭祀典礼[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龙;;余英时《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的内在理路——与焦长权先生商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转向[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田志馥;;近二十年孔庙研究成果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胡国胜;;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1期

5 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孙中山纪念活动[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6 胡俊修;李美佳;;南京国民政府的“双十”纪念(1927—1937)[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7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2期

8 常贵想;;清前期隆祀孔子社会影响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4期

9 陈祺;赵建民;李军科;;长安慈恩园文化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10 杨光东;;社会文化视野下祭孔乐舞的发展[J];山东工会论坛;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罗国辉;邵雍;;略论抗日战争时期孙中山的纪念活动[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3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4 张金荣;;清明节俗在北京城市空间中的变迁分析[A];北京学研究2013:文化·产业·空间[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俊;信仰播撒与权力博弈[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殷慧;朱熹礼学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孙雪岩;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新民;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郭辉;民国国家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承;超越心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艾萍;变俗与变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耀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社会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瞿骏;辛亥革命与城市公共空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杨;“开国大典”的政治仪式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杨涛;合法性争夺与民国时期青年节的演变[D];南京大学;2011年

3 谌德;纪念辛亥革命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游;国难与国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军;从“保国强种”的体育场到“救亡图存”的烽火台—上海公共体育场研究(191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伟;生生不息[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武战红;锡尼河布里亚特蒙古族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邱收;清明节与中国的民间信仰[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9 徐粉;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扬;空间、仪式与社会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培佐;有一种素质叫胆识[J];中国人才;2004年03期

2 ;毛泽东在讨论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和国都问题时的发言(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五日)[J];党的文献;2009年05期

3 郑泽隆;抗战初期李汉魂在潮汕的守土御敌活动述评[J];广东史志;2003年01期

4 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J];贵州文史丛刊;2011年02期

5 严昌洪;世纪的觉醒——上世纪之交中国人对20世纪的认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彭敦文;蒋介石奉化故里演讲考析[J];近代史研究;2001年06期

7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8 邹振环;;《四裔编年表》与晚清中西时间观念的交融[J];近代史研究;2008年05期

9 孔凡岭;略论南京政府首次纪念孔子诞辰活动[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焦润明,王建伟;晚清“纪年”论争之文化解读[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国磊;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纪念孔子诞辰活动的历史考察[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涛;;美国早期对华传教舆论中的孔子[J];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05期

2 贾迪;;浅论五四时期《新青年》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判[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3 万昌华;;李大钊孔子观及其形成背景发覆[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曲洪波;;《孔子改制考》中的“董氏学”思想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罗惠缙;;希社遗民关于孔子的宗教想象与文学表达[J];孔子研究;2011年04期

6 张卫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转型[J];重庆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7 吴义雄;重论康有为与“孔子改制论”[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8 亚子,良子;1966年破坏“三孔”纪实[J];文史精华;2001年04期

9 易燕明;;谭嗣同与孔子论仁的比较[J];船山学刊;2006年03期

10 孙景坛;“五四”批孔献疑[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松;梁启超的孔子研究述略[D];西北大学;2005年

2 张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语境中山东社会各界对孔子的评判与传承(1949-1966)[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06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06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1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