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
发布时间:2017-10-13 07:26
本文关键词: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研究(1871-1894)
【摘要】:情报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1871年《中日修好条规》签订前后,派遣常驻使团赴日本收集情报的建议便被提出。然而直到1877年驻日使团才正式派出。由于日本出兵台湾;强行吞并琉球;并向朝鲜扩张势力,面对日本军事侵略的威胁,清政府从自身及属国安全角度考虑,开始注意对日本各方面的情报展开收集。在甲午战前,清政府方面收集到了一些有关日本国情以及对琉球、朝鲜军事动向的情报,这些情报也为清政府决策的作出提供了参考。通过收集日本军事情况的相关情报,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海防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清政府内部情报制度和情报观念的落后,,加之缺乏资金的支持,总体来讲,对日情报收集是失败的。在甲午战前很长时期内,都没有拉响战争的警报,海防建设也停滞了数年。最终,清政府既未能保障自己的安全,又没能保障属国的安全。
【关键词】:清政府 日本 情报 国防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822.3;K313.41;K252
【目录】:
- 内容提要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8
- 第1章 绪论18-40
- 1.1 概念的界定及选题意义18-2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6
- 1.2.1 国内的研究状况21-23
- 1.2.2 日本的研究状况23-26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26-33
- 1.3.1 论文的基本结构26-30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30-31
- 1.3.3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31-33
- 1.4 史料文献介绍33-40
- 1.4.1 中国史料文献部分33-36
- 1.4.2 日本史料文献部分36-40
- 第2章 日本的“琉球处分”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40-104
- 2.1 琉球“两属”的产生与日本的“琉球处分”41-53
- 2.1.1 近代以前琉球与中日两国的关系41-43
- 2.1.2 近代以来的中琉关系43-45
- 2.1.3 明治初年日本对琉球的政策45-49
- 2.1.4 中国官员赴日与日本“册封”琉球藩王49-53
- 2.2 日本侵略台湾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53-71
- 2.2.1 琉球漂流民被杀与日本漂流民被劫53-55
- 2.2.2 日本谋划侵台55-58
- 2.2.3 清政府的情报收集与中日交涉58-68
- 2.2.4 日本侵台与《北京专条》的签订68-71
- 2.3 1875 年日本“琉球处分”前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71-89
- 2.3.1 关于琉球贡使来华的中日交涉71-75
- 2.3.2 日本逐步切断中琉关系75-80
- 2.3.3 清政府方面的情报收集与反应80-89
- 2.4 日本吞并琉球前清政府的情报收集89-99
- 2.4.1 琉球的求助与清政府的应对89-92
- 2.4.2 何如璋的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决策92-97
- 2.4.3 对日交涉与日本吞并琉球97-99
- 2.5 小结99-104
- 第3章 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与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104-170
- 3.1 日本的“征韩论”与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104-122
- 3.1.1 日本明治初年的“征韩论”104-110
- 3.1.2 清政府对日本“征韩论”的反应110-117
- 3.1.3 清政府对朝政策的转变117-122
- 3.2 “壬午兵变”前后的对日情报收集122-144
- 3.2.1 “壬午兵变”前的情报收集122-127
- 3.2.2 朝鲜的“壬午兵变”与日本的决策127-131
- 3.2.3 清政府的对日情报收集与出兵朝鲜131-138
- 3.2.4 驻日使团的情报收集探析138-144
- 3.3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前后的对日情报收集144-166
- 3.3.1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前后“谍者”提供的情报144-150
- 3.3.2 “谍者”真实身份考察150-158
- 3.3.3 清政府方面的反应及对日本的错误认识158-166
- 3.4 小结166-170
- 第4章 对日情报收集与晚清的海防建设—以军舰的购买为中心170-230
- 4.1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海防大讨论”170-182
- 4.1.1 近代日本海军的发展170-174
- 4.1.2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的购舰之议174-177
- 4.1.3 “海防大讨论”的展开177-182
- 4.2 对日情报收集与铁甲舰的购入182-196
- 4.2.1 侵台事件后日本的购舰活动182-184
- 4.2.2 对日情报收集与购舰的讨论184-190
- 4.2.3 对日情报收集与清政府态度的转变190-196
- 4.3 对日情报收集与甲午战前的海防建设196-227
- 4.3.1 日本的海军扩张196-202
- 4.3.2 甲午战前清政府海防建设的滞后202-206
- 4.3.3 从对日情报收集角度看中日两国海军力量的消长206-227
- 4.4 小结227-230
- 第5章 对日情报收集与反间谍斗争—以东靖民案为中心230-276
- 5.1 日本对华侦察与清政府的情报收集230-243
- 5.1.1 甲午战前日本对华侦察情况230-236
- 5.1.2 清政府对日本谍报活动的情报收集236-243
- 5.2 东靖民案考析243-274
- 5.2.1 东靖民案始末243-257
- 5.2.2 东靖民真实身份考257-268
- 5.2.3 清政府的应对与日本的谍报活动268-274
- 5.3 小结274-276
- 第6章 “征日论”与对日情报收集276-328
- 6.1 甲午战前的“征日论”276-296
- 6.1.1 1874 年日本侵略台湾期间的“征日论”276-279
- 6.1.2 日本强行吞并琉球后的“征日论”279-284
- 6.1.3 朝鲜“壬午兵变”后的“征日论”284-288
- 6.1.4 “征日论”的特点288-296
- 6.2 王之春的对日侦察与清政府的国防战略296-312
- 6.2.1 王之春赴日侦察的背景与经过296-301
- 6.2.2 王之春的汇报与建议301-307
- 6.2.3 清政府的国防战略307-312
- 6.3 清政府对日本军事地理情报的收集312-324
- 6.3.1 姚文栋与《日本地理兵要》312-317
- 6.3.2 王肇捫与《日本环海险要图志》317-322
- 6.3.3 甲午期间的御敌策略322-324
- 6.4 小结324-328
- 结论328-334
- 参考文献334-358
- 附录一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人员名录358-368
- 附录二 《日本环海险要图志》总目录及《日本全国海岸总图》368-37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374-376
- 后记3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小林;论近代中国从“轻日”到“师日”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王如绘;论李鸿章对日本认识的转变(1870~1880)[J];东岳论丛;1998年05期
3 谢必震;明清士大夫与琉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赖正维;“球案”与近代中日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5 俞祖华;赵慧峰;;略论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观[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6 李建权;;李鸿章与晚清对日外交[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赵丕强;;试论信息与清朝甲午惨败[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8 任云仙;晚清驻外使臣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赵林凤;;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汪凤藻[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10 贺t$;;琉球事件期间的何如璋——兼论晚清驻外大使对外交近代化的影响[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1023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23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