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近代以来民间社会救助活动的兴盛和影响
本文关键词:前近代以来民间社会救助活动的兴盛和影响
【摘要】:前近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富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以民养民"论的出现,民间社会救助活动出现了新的发展形态。从民间办理的仓储事业,到民间建立的社会救助组织,再到地方宗族组织进行的各种具体社会救助事务,民间社会救助呈现出一种繁荣兴盛的局面。其中既有政府层面的积极提倡,又有整个社会的普遍价值认同,更有富民阶层的主动参与,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并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清代 民间社会 救助活动 兴盛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富民阶层与基层社会救助体系的构建》(批准号:2012Y494)
【分类号】:K25
【正文快照】: 社会救助是近代社会才出现的概念,它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出现困难,基本生活无法维持时,由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物质援助和服务的一种社会活动和行为。其实,中国传统社会类似的大量社会救助活动和行为早已有之,它源远流长,影响广远。上古时代,《礼记·礼运》就为人类社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J];安徽史学;1998年04期
2 陈桦;清代防灾减灾的政策与措施[J];清史研究;2004年03期
3 王卫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民间慈善事业[J];社会学研究;1998年01期
4 孔令奇;试论清前期苏州的手工业行会[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5 陈碧芬;;试析明清时期的“以民养民”论[J];学术探索;2011年01期
6 吴滔;明清时期苏松地区的乡村救济事业[J];中国农史;1998年04期
7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J];中国农史;2007年01期
8 王卫平;清代苏州的慈善事业[J];中国史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致元;;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张小坡;;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的演变及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杨宗兴;清代中期苏州地权状况及其形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3年04期
4 廖华生;;清代蚺城的约保[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5 庄华峰;谭书龙;;宋代江南地区慈善事业研究[J];安徽史学;2006年06期
6 史五一;;明清会社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7 李光伟;;民国道院扶乩活动辨正[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8 俞宁;;中国传统慈幼恤孤制度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1期
9 郝红暖;;明末至民国前期天津慈善组织的演变与特点[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10 张艳;王庆锋;谷小勇;;我国古代宗族组织功能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陆明远;;公益与效率: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公共性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徐鹏;;沦陷时期上海奉贤地区的社会救济[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3 王尊旺;;慈善与社会控制:明代养济院略论——以福建省为中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第十一辑)[C];2010年
4 吴琦;黄永昌;;善门难开:清代慈善发展的困境与应对[A];寒山寺文化论坛论文集(2009)[C];2009年
5 孙明媚;董园园;;清代普济堂等善堂、善会的管理启示与道德意义[A];中华医学会医史学分会第十四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良亚;永川构建区域中心城市的评价与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星;明清时期岭南笔记医学史料的发掘收集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崔延平;北宋士大夫交游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6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卫崇文;先秦时期应对灾异方式中的非理性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滔;流动的空间:清代江南的市镇和农村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邹s,
本文编号:10275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2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