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梁济自沉事件与近代知识人对中国出路的追寻
发布时间:2017-10-14 07:31
本文关键词:魂兮归来:梁济自沉事件与近代知识人对中国出路的追寻
【摘要】:1918年11月10日凌晨,梁济以自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自辛亥以来便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只是他漫长的准备工作后的实施。在7年的时间里,梁济求死的念头如同潮涨潮落般有起有伏。粗略说来,1914年和1918年是其自杀念头的高潮,而在中间的几年时间里,则因时局变动等诸多原因而有所搁置。恰如梁济的身体接触水面时激起的涟漪,他的死也波动了当时的舆论界。梁济自沉事件成了一个观念交流的平台,传统士人,受西方文化影响、观点不一的新文化群体,甚至是清民政权更替之际、国共权力易手之时有所表露的知识人,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见解。总的看来,这三类群体的见解呈现出三个不同的维度,即强调纲常名教、看重科学与人文、走向政治与主义。西方势力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内忧外患煎熬着每一个关心国家前途、民族运命的思想个体,不管他们开出的药方存在多么大的差异,他们所面对的确实是同一个问题、同样的病症。在梁济自杀事件中,三个不同的维度,便是三个不同的群体为中国出路给出的三类不同的答案。换言之,梁济自杀事件是近代中国人的奋斗史的一个缩影、一个侧面。尽管历史的最终走向是唯一的,但曾经的选项却是多样的;尽管先贤们的选择和命运不同,但他们探寻中国出路的热忱却并无二致。在当下中国,梁济的形象依然受到欧美文化、中国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它在三者中间浮沉、消长,未能熔为一贯。这也表明中国尚在十字路口,前进的方向尚不明朗。魂兮归来,这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关键词】:梁济之死 社会反响 中国出路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5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9
- 绪论9-21
- (一) 缘起9
- (二) 学术史9-21
- 一 自杀之路21-37
- (一) “著述”与“义理”:梁济的纠结21-23
- (二) 入仕与辞职:宦途方面的事功23-26
- (三) 戏曲改良:社会事业方面的事功26-29
- (四) 辛亥革命:自杀计划的启动29-32
- (五) 张勋复辟:梁济自杀的搁置与再起32-34
- (六) 实施自杀:方式、地点与时间34-36
- 小结36-37
- 二 梁济的自认与他指37-68
- (一) 道、清、世:梁济的自我认知37-40
- (二) 伦理道德与纲常名教:旧式知识人对梁济的认识40-48
- (三) 科学、人文与社会:多元的“新文化”与梁济意象48-58
- (四) “主义时代”:政治视域下的梁济形象58-66
- 小结66-68
- 三 生前身后名68-83
- (一) 报刊报道68-72
- (二) 遗书刊行72-78
- (三) 扩大梁济影响的其他方式78-82
- 小结82-83
- 结语83-88
- (一) 桃花依旧笑东风:作者死去未?83-84
- (二) 物是人非事事休: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84-85
- (三) 自认与他指:形象史的一个新视角85
- (四) 魂兮归来:探寻近代中国的出路85-88
- 参考文献88-9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明;;由禅让而共和——梁济与民初政治思想史一页[J];史林;2011年02期
2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津玮;魂兮归来:梁济自沉事件与近代知识人对中国出路的追寻[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29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2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