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日记中对日“雪耻”——以1928年“济案”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蒋介石在日记中对日“雪耻”——以1928年“济案”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由于日本阻挠国民党北伐,蒋介石对日反感渐增。1928年5月发生的"济南事件"使蒋介石再受刺激,发誓对日复仇,遂开始在日记中记载"雪耻之道",其内容归纳起来,可分为"励己"、"励民"、"强军"与"整党"等类。蒋介石长期在日记中书写"雪耻之道",是其个人感受日本侵略的心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悲壮"的抗日决心,但他在实际行动方面则又奉行"忍辱哲学",表现出明显的软弱与妥协,从而遭到时人与后人的批评。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关键词】: 蒋介石 蒋介石日记 济南事件 抗日战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民党执政实态与能力研究(1927—1937年)》(批准号:08JJD770093)
【分类号】:K263
【正文快照】: 夕日本出兵山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策》,载《民国档案》2004年第2期;齐春风:《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再探讨——国民党中央与济案后反日运动关系辨》,载《历史研究》2007年第5期;黄景伟、周石峰:《国民党对“抵货运动”之态度:以“济案”为中心》,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修磊;“济案”前夕日本出兵山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策[J];民国档案;2004年02期
2 徐德莉;;民族主义视阈下的济南事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3 李家振 ,郭墨兰;济南惨案述论[J];近代史研究;1985年05期
4 杨天石;济案交涉与蒋介石对日妥协的开端——读黄郛档之一[J];近代史研究;1993年01期
5 杨天石;卢沟桥事变前蒋介石的对日谋略——以蒋氏日记为中心所做的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1年02期
6 黄景伟;周石峰;;国民党对“抵货运动”之态度:以“济案”为中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裴京汉;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济南惨案后的反日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对策[J];历史研究;2001年04期
8 臧运祜;中日关于济案的交涉及其“解决”[J];历史研究;2004年01期
9 齐春风;;国民革命时期的反帝问题再探讨——国民党中央与济案后反日运动关系辨[J];历史研究;2007年05期
10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J];历史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程节;;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之国际承认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徐旭阳;西安事变期间蒋介石政策转变的心理探因[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3 王建伟;;20世纪20年代国民党“反帝”口号评析[J];安徽史学;2010年02期
4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黄爱军;;抗日战争研究若干新观点述评[J];北京党史;2009年04期
6 张桂兴;试论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的情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张桂兴;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张皓;;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国民政府对华北危局的应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贾熟村;;冯玉祥的故乡情[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罗会光;;冯玉祥军事训练思想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斌;;1928~1929年的反日会[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2 周斌;;中国共产党和济南惨案后的反日运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3 金以林;;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4 左双文;王杰;;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回顾与前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5 左双文;王杰;;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回顾与前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6 罗敏;;蒋介石的政治空间战略观念——以其“安内”政策为中心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郭昌文;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蓉霞;英国和日本在中国(1925—1931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东杰;政治、社会与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国立化”:以四川大学为例(1925—1939)[D];四川大学;2002年
7 单冠初;南京国民政府收复关税自主权的历程[D];复旦大学;2003年
8 渠长根;功罪千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白华山;工商界·市政府·市党部[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张欣;军阀政治与民国社会(1916—1928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天津反日会研究(1928年8月-1929年6月)[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小树;国民军入甘及社会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谢敏荣;抗战初期救国公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汤心竹;南京国民政府“五九”国耻纪念述评(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杰;近代郑州市民物质生活变迁研究(1908-1948)[D];郑州大学;2011年
6 闫团结;冯玉祥幕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7 李彬;试析北洋实力派与国内各界对外蒙事变的态度及影响[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洪珍;政府和民众之中间地带:上海反日会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爱民;近代上海商总联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海涛;冯玉祥军事思想及其实践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云峰;蒋介石对日不抵抗政策探源[J];安徽史学;1999年01期
2 吴兴河;;“济南惨案”前后的中日关系[J];党史文苑;2006年14期
3 ;国民党中央关于“济南惨案”之政策方针文件一组[J];民国档案;1993年04期
4 赵修磊;“济案”前夕日本出兵山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策[J];民国档案;2004年02期
5 周石峰;;济南事件后“抵货”效果之多维审视[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李家振;济南惨案之国际法观[J];东岳论丛;1987年05期
7 郑师渠;;现代中国媒体对日本论评的转变——以《东方杂志》为中心[J];河北学刊;2010年06期
8 洪岚;;“济南惨案”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欧美外交[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张欣;;《东方杂志》史料性和学术性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06期
10 查建瑜;济南惨案史料辨正[J];近代史研究;1981年01期
,本文编号:1036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36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