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五四运动研究的一段情缘

发布时间:2017-10-17 15:18

  本文关键词:我与五四运动研究的一段情缘


  更多相关文章: 运动研究 五四运动 李大钊 五四时期 中国革命史 毛泽东 期刊 中共中央 编译 中共党史研究


【摘要】:正在大学里,我一心想搞隋唐史,研究均田制和日本的班田制。大学毕业时,已决定我留校任教,因为要完成国庆献礼任务之后才正式分配工作,就在我等待分配工作时,等来了中央编译局要人,而且指定要共产党员的一个机缘,使我迈进五四运动研究之门,走上中共党史研究之路。1979年4月,我同杨圣清应约合写的《五四运动》,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
【关键词】运动研究 五四运动 李大钊 五四时期 中国革命史 毛泽东 期刊 中共中央 编译 中共党史研究
【分类号】:I267
【正文快照】: 在大学里,我一心想搞隋唐史,研究均田制和日本的班田制。大学毕业时,已决定我留校任教,因为要完成国庆献礼任务之后才正式分配工作,就在我等待分配工作时,等来了中央编译局要人,而且指定要共产党员的一个机缘,使我迈进五四运动研究之门,走上中共党史研究之路。1979年4月,我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彭莹;曹丽霞;;五四时期“易卜生热”背后的翻译的政治性[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2 杨荫浒;谢又荣;;五四运动与文风革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02期

3 志敏;;推荐《五四运动时期期刊介绍》[J];读书;1959年04期

4 万平近;老舍与“五四”[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冯一健;;光辉的第一章——略论“五四”新文学运动[J];语文教学通讯;1979年03期

6 黄文典;;简论“五·四”前后的“南陈北李”[J];广西社会科学;1993年04期

7 黄惠聪;;悲歌易水 壮志如山——李大钊同志的诗[J];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03期

8 马昭;五四时期新文学方向的开拓者——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探析[J];世纪桥;2003年01期

9 孙思白;;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断想[J];文史哲;1989年03期

10 董宝瑞;;李大钊留下的五峰山景对联[J];党史纵横;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成甲;;《女神》与《青春》——重铸现代国魂的共同追求[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2 金建陵;张末梅;;南社与五四运动[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岱英;;试论五四时期新诗中的爱国主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4 朱成甲;;李大钊赠天问诗辨析[A];李大钊研究论文集[C];1999年

5 陈维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女神》新探[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6 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7 朱成甲;;郭沫若与“五四”新文化运动[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8 陈小明;;反抗社会、热爱国家——郭沫若五四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与人格主义成分[A];郭沫若与东西方文化[C];1997年

9 汪雨涛;;“新女性神话”的缔造——试论冰心五四时期小说创作[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朱占荣;;庆祝建党九十周年[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锡华;中共早期活动家的文学观及其影响[N];文艺报;2005年

2 刘仰东;胡华和宋涛[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余蔷薇;寻找“个人”的风景[N];文艺报;2007年

4 记者 陈宇颖;五四运动是台湾新文学运动重要指针[N];团结报;2009年

5 宁肯;咀嚼八十年代[N];文艺报;2007年

6 顾钧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鲁迅的遗物:朱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树增;走出这样一条路需要充足的理由[N];文艺报;2006年

8 李硕儒;为信仰而歌为信仰而写[N];文艺报;2011年

9 刘润为;慷慨悲歌是燕赵文艺之根[N];文艺报;2007年

10 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 杜国景邋贵州民族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蓝东兴;百年贵州作家的断代描述[N];贵州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隋晓莹;陈独秀与中国新文学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炜;晚清至五四时期女性身体观念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夫生;现代中国文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1919~1949)[D];四川大学;2006年

6 裴毅然;五四-1930年代中国文学人性探论[D];复旦大学;2000年

7 张文娟;五四文学中的女子问题叙事[D];吉林大学;2008年

8 姬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话语[D];吉林大学;2009年

9 刘颖;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任慧群;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心力;新潮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树国;略论傅斯年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亚丽;论五四时期散文小品的成就[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宋晓琛;《新青年》与五四时期的美学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吴晓琛;五四时期小说中的母亲形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夏婉璐;从接受美学看翻译对五四时期新诗创作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5年

7 侯宏虹;纵使起舞无剑,何难昧旦司鸡?——五四时期女性诗歌书写[D];四川大学;2003年

8 高军来;杨振声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D];西南大学;2008年

9 李谦;五四时期的胡适与马克思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丁香伟;五四时期旧戏批判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49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49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