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沪剧剧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16:21
本文关键词:近代沪剧剧目研究
【摘要】: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前后的几十年间,沪剧从一种被人所轻视的乡村小戏迅速发展为上海滩最炙手可热的剧种之一。剧目作为沪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反映沪剧本身的发展与上海这座近代迅速崛起的城市之间关系的最直接体现。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剧目反映出来;而观众市场的开拓、人们的喜好,也都必须通过对剧目的调整得以满足。沪剧剧目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沪剧早期剧目以反映上海周边乡间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婚恋为主的“对子戏”、“同场戏”为主。而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沪剧界逐渐吸收其他戏曲及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的优长所改编创作出“弹词戏”、“西装旗袍戏”剧目逐渐成为沪剧大舞台上的主流。剧目类型的变化反映出沪剧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更反映出了沪剧发展所处的大环境的发展与变化。早期沪剧流行于上海乡间,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剧目以反映乡间生活为主;进入上海城区后,观众与演出场所的变化则为沪剧演出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沪剧界人士也结合自身特点,先后创作出了以古代传奇为蓝本的“弹词戏”与反映城市资产阶级生活的“西装旗袍戏”作为对新需求的回应,同时剧目的创新也吸引来更多观众,推动了沪剧的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代沪剧剧目的发展历程中,上海城市社会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观众群体的变化与政治环境的变迁为沪剧剧目的发展提出了外在的要求,而近代上海娱乐业的繁荣与聚集于此的知识分子群体则为剧目的创新提供了借鉴与可能性。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沪剧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关键词】:沪剧剧目 弹词戏 时装戏 近代上海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5;K2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8
- 一、选题缘由9-10
- 二、学术史回顾10-15
- 三、史料与理论方法15-16
- 四、思路框架16-18
- 第一章 近代沪剧发展历程与沪剧早期剧目概况18-38
- 第一节 近代沪剧发展历程与剧目一览18-25
- 一、沪剧起源的再讨论与发展概述18-23
- 二、沪剧发展中的剧目23-25
- 第二节 早期沪剧剧目的发展25-30
- 一、对子戏剧目的发展概况25-27
- 二、同场戏时期剧目的发展27-30
- 第三节 早期剧目中的社会风貌30-38
- 一、早期剧目中所反映的清末上海乡村地区的婚恋观念30-33
- 二、清末上海民间的赌博陋习——从几个同场戏剧目说起33-38
- 第二章 沪剧改良后的剧目发展38-65
- 第一节“幕表制”的引入与沪剧剧目的发展38-48
- 一、沪剧“消失的四十年”与申曲改良的提出38-40
- 二、弹词戏剧目的发展40-44
- 三、“弹词戏”剧目移植中的继承与变化44-48
- 第二节 时装戏剧目的发展及特色分析48-65
- 一、时装戏剧目的发展48-55
- 二、时装戏剧目特色研究55-65
- (一)外国名著的本土化改编55-59
- (二)时装戏中的时事新闻戏59-60
- (三)时装戏剧目改编中的困扰60-65
- 第三章 近代上海城市社会与沪剧剧目65-87
- 第一节 沪剧编剧群体与沪剧剧目65-74
- 一、近代上海“新剧”的兴衰与沪剧编剧群体的形成65-69
- 二、编剧群体对沪剧剧目发展的影响69-74
- 第二节 上海新媒体的发展与沪剧剧目——以电影业为中心74-81
- 一、中国电影业的初步发展与申曲电影的拍摄74-78
- 二、电影对沪剧剧目创作的推动78-81
- 第三节 “孤岛”时期沪剧剧目的新尝试81-87
- 一、孤岛时期沪剧演艺事业的兴盛81-84
- 二、由“风花雪月”到“救亡图存”——《风波亭》的编演84-87
- 结语87-89
- 附录 上海市沪剧传统剧目目录89-101
- 参考文献101-107
- 致谢10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明;;简论“时装川戏”的观赏价值[J];戏剧艺术;1992年03期
2 刘玉来;梅兰芳与时装戏[J];大舞台;1995年01期
3 刘玉来;;论京剧时装戏在戏曲发展中的意义[J];四川戏剧;1993年06期
4 朱扬;海派艺术与沪剧时装戏[J];上海戏剧;1986年02期
5 吴晓飞;;时代创时装 群体塑群象——川剧时装戏浅探[J];四川戏剧;1988年04期
6 马骏;;当时装与电影有染[J];中国纺织;2008年06期
7 晏一立;;反映辛亥革命的川剧时装戏[J];四川戏剧;2012年03期
8 黄沙;排《r-儿,
本文编号:1068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