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与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摘要】:抗战时期,中共在共产国际七大政策和国共合作的影响下,制定以动员妇女抗战为核心的统战政策,建立形态多元的妇女统战组织,为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了政策基础和组织保证。适应国共关系的变化,中共采取灵活机动的统战策略,应对妇女运动领域的摩擦,使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发展和巩固,为中国抗战的胜利积聚了力量。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统一战线 妇女工作
【分类号】:K265;D613
【正文快照】: 实现女界团结、动员妇女抗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内容。本文考察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妇女统战的政策方针、组织形态和策略应对,揭示妇女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轨迹,展现中共与中国抗战的历史侧影。一、从阶级革命到民族抗战:战时中共妇女统战政策的确立中共建立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建;;宋美龄动员我加入国民党[J];百年潮;1998年05期
2 谷鸣;宋美龄领导抢救抗战中的难童[J];炎黄春秋;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2 何黎萍;;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妇女教育特征考察[J];安徽史学;2006年03期
3 薛云;;华北根据地婚姻自由障碍因素论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0期
4 何晓坚;;忍受苛待与近代农民工的道义经济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5 兰毅辉;;“独立自主”新解[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林蓉;刘柳;姚丽;;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女干部女性主体意识的表现与成因探询[J];才智;2008年11期
7 李熠;;毛泽东的妇女思想评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8 张慧玲;;晋冀鲁豫根据地婚姻执行机构研究[J];沧桑;2007年04期
9 付洁;;从《孽海花》看晚清的女性解放[J];沧桑;2010年02期
10 马春花;李光;;女性·电影·革命——王苹与中国女性电影的发生[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一木;;杨之华等创办《中国妇女》[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5辑)[C];2011年
2 阎广芬;;西方女学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3 阎广芬;;中外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4 张志永;;华北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与婚外性关系[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时晓明;;论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的历史贡献[A];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建会2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11年
6 陈东林;;陈云抵制与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努力[A];陈云百周年纪念-全国陈云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7 钱均鹏;李红莲;;大兴调查研究与延安时期党的妇女工作作风的转变[A];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C];2013年
8 成龙;;李大钊主体间性思想探析[A];纪念李大钊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选集[C];2009年
9 丁娟;黄桂霞;马焱;;试述毛泽东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道路——全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莉;20世纪上半叶陕西地区法学思想与法学实践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莹;21世纪中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开发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黄文治;鄂豫皖苏区道路:一个民众动员的实践研究(1920-1932)[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D];浙江大学;2011年
6 王荣花;中共革命与太行山区社会文化的变迁(1937—1949)[D];河北大学;2011年
7 白艳;中国共产党妇女干部培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9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10 程亚丽;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翊;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女权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3 秦奋;清朝晚期至民国中期福州女子教育研究(1850-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孔林林;抗战时期山东妇女运动和妇女生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苏萌;河南近代女子中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顾文娟;《盛京时报·妇女周刊》与伪满时期妇女教化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马静静;晚清民国文献史料中的女赌问题初探[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曹清;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的女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高天鼎;悼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黄桥;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梅;;东北解放战争时期的妇女工作[J];兰台世界;2009年19期
2 徐俐;;浅谈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妇女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3年09期
3 潘视建;;这里的妇女工作该重视了![J];中国农垦;1990年05期
4 马贤伦;民族院校妇女工作面临的课题[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柳育菁;;对于新时期医院妇女工作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6 申鸿珍;工作就是斗争[J];江汉学报;1965年18期
7 区梦觉;;回忆东北解放战争中的妇女工作[J];党史纵横;1988年03期
8 ;亮品牌,创特色,立足实际,争创一流——上城区妇女工作硕果累累[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4年04期
9 林侠;;当前创新妇联组织体系的思考[J];青春岁月;2012年22期
10 ;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在土地改革准备时期加强妇女工作的指示[J];福建政报;195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琼;;刘少奇对妇女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成功实践[A];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C];1998年
2 刘金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促进妇女发展[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3 安娜;;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校妇女工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4 毕烨;;树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学习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关于妇女工作的论述[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5 张霞;;贯彻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曾玉兰;;论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7 刘素琴;;论妇女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支生力军[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8 沙利娜;郭玲;贾爱琴;;立足家庭 发挥优势 扎实开展和谐家庭建设活动[A];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典型文集[C];2007年
9 杨玉娥;;科学发展观与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钱均鹏;李红莲;;大兴调查研究与延安时期党的妇女工作作风的转变[A];延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通讯员 宋晓伟、张承浩;加强领导 营造氛围 把妇女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N];承德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朱安平;与时俱进 实现妇女工作新跨越[N];中国妇女报;2001年
3 记者 裴菊萍;以新的举措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N];酒泉日报;2005年
4 记者 顾春阳 通讯员 方邝;今年妇女工作将围绕“和谐”做文章[N];长春日报;2007年
5 王江平;妇女工作需要男士加盟[N];中国妇女报;2006年
6 石颖;济南47位男干部当选“妇女工作之友”[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中共湖南沅陵县委书记 李自成;科学发展观是妇女工作的指南[N];中国妇女报;2006年
8 记者 任然;李妙梅:我和妇女工作很有缘[N];中国妇女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强洪;妇女工作经费每人每年不低于0.3元[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叶海燕;深圳召开全市妇女工作会议[N];中国妇女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舒娜;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妇女工作的推进[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敏玲;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妇女工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刘琪;我国妇女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探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4 陆鸣;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D];厦门大学;2006年
5 匡雪宁;妇女社会工作在社区的介入[D];南京大学;2012年
6 袁顺;浅谈19世纪末20世纪初湖南妇女运动与社会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海丽;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与乡村妇女角色的重构[D];河北大学;2014年
8 王鑫;抗战时期云南省妇女运动委员会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纯;邓颖超民主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敏;我国妇联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能强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2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7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