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5:23

  本文关键词:国民政府战前关税政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国民政府 关税政策 进出口税则


【摘要】:国民政府关税自主以后,成立国定税则委员会,不断根据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政治的变化修改进出口税则,力图使关税税则的修订合理化、科学化。通过关税税则的修订,国民政府力图使关税税则在保障国内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虽然国民政府已经从协定税则变为国定税则,但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关税税则的变更都充满了利益的冲突与协调。
【作者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国民政府 关税政策 进出口税则
【基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洋货进口与消费生活变迁研究(1927—1936)(项目批准号:13BJL020) 2013年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国近代对外贸易与国内居民消费生活研究(1927—1936)(项目批准号:13YJAZH007) 2014年北京工商大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配套支持项目
【分类号】:F752.50;K262.9
【正文快照】: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不同偏好、利益及政治力量的制度变迁主体之间在变迁过程中的谈判与协调。国民政府在战前十年间的进出口税则的变迁是一个很典型的制度变迁的过程,各种利益主体与政治、经济因素都起了重要作用。关税自主后,协定税则变为国定税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良行;1929年中国国定税则性质之数量分析[J];近代史研究;1995年04期

2 林刚;;1927—1937年间中国火柴工业发展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虹;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改组中国银行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2 陈向阳;近世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再讨论[J];安徽史学;2003年02期

3 陈文彬;1927—1937年上海失业人群再就业状况述略[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4 陈礼茂;;救济与控制:中国通商、四明和中国实业三行的改组[J];安徽史学;2006年02期

5 马陵合,廖德明;张静江与淮南铁路——兼论淮南铁路的经济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立杰;;南京国民政府“验票”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金阿宁;王海胜;;近代中国私塾改良动因论析[J];北方论丛;2011年04期

8 陈立桥;陈立俊;;林产品贸易政策对林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陈晋文;;制度变迁与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以1927—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外贸易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赵倩;;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中心地位的确立与发展(1933~1937)[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敏超;;“中国经济派”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王方中;;本世纪30年代初期地方进出口贸易严重入超的情况、原因和后果[A];近代中国(第一辑)[C];1991年

3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4 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对外贸易[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5 沈祖炜;;1895~1927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6 马俊亚;;中国近代的资本集中及其经济功能[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7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8 徐新吾;杨淦;;抗战前民族资本面粉工业对外资竞争的相对优势[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9 樊卫国;;孙中山与民国时期国货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10 林刚;;农民家庭工业对现代工业的影响问题[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少辉;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福美;清代沿海贸易与天津商业的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运明;1928-1937年山东中等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文超;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历史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074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74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9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