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公报》研究(1935-1949)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公报》研究(1935-1949)
更多相关文章: 《四川省政府公报》 栏目编辑 重点内容 特点 历史地位
【摘要】:民国时期的《四川省政府公报》是川政统一之后,四川省政府的机关刊,它由古代的官方报纸“邸报”和清末的“官报”发展演变而来,既有继承,更有创新。《四川省政府公报》创刊于1935年3月1日,停刊于1949年9月13日,共出了838期,由四川省政府秘书处公报室编辑发行,它是川政统一之后的第一份政府官报,是政府众多的政令、法规、公文等从上到下的传播工具。本文通过研读完整的《四川省政府公报》原刊,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四川省政府公报》的办报宗旨、栏目编辑、发布内容等方面的变化情况,揭示此时期政府的述求和四川政治的发展特点。《四川省政府公报》发布的重点内容总体呈现阶段性变化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即抗战以前、抗战时期和抗战胜利之后。抗战以前,公报主要关注“围剿”中共红军的各种方法与措施,推行保甲制度,禁烟禁毒等。抗战时期,主要关注川军出川抗战与刘湘逝世,政府奖励、抚恤出川抗战的官兵、优待将士家属、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与政府征募壮丁,战时的粮食供应问题等等。抗战胜利之后,该公报关注的重点内容首先是对抗战胜利工作的善后,包括对抗战功勋进行表彰奖励,对抗战牺牲的官兵遗族发放抚恤金,对汉奸的惩治,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等等,此外,便是为筹措内战经费,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为整肃军队,公布每月从前线逃跑的官兵名单,为挽回颓势,发布《国民反共公约》等等。公报关注重点内容的变化,体现了政府工作重心的变化,也反映了此时期四川政治发展的大致脉络。《四川省政府公报》具有明显的“行政性”特征,政治“使命感”强烈,前期,维护刘湘对四川的统治是其主要使命,后期努力贯彻国民政府中央的统治意志。它是研究四川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史料。然而,因其公报性质,它的受众面较窄,在普通民众生活中的社会影响力不可高估。
【关键词】:《四川省政府公报》 栏目编辑 重点内容 特点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5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选题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分析10-11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1-12
- 2 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公报》的创办背景12-25
- 2.1 民国以前政府公报的创办概况12-13
- 2.2 民国时期政府公报的创办情形13-14
- 2.3 川政统一与《四川省政府公报》的创办14-25
- 2.3.1 刘湘与川政统一14
- 2.3.2《四川省政府公报》的编辑、出版、发行简介14-16
- 2.3.3 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公报》的版面编辑特点16-23
- 2.3.4 刘湘撰《四川省政府公报》的发刊词23-25
- 3《四川省政府公报》创办初期(1935—1937)的栏目及重点内容25-38
- 3.1《四川省政府公报》的主要栏目25-29
- 3.2《四川省政府公报》创办初期发布的重点内容29-38
- 3.2.1 “围剿”红军的各种方法与措施29-32
- 3.2.2 保甲制度的推行32-35
- 3.2.3 禁烟运动的推行35-38
- 4《四川省政府公报》办报中期(1938—1945)的主要栏目及重点内容的变化38-51
- 4.1《四川省政府公报》栏目编辑的变化38-39
- 4.2《四川省政府公报》创办中期所发布的重点内容的变化39-51
- 4.2.1 川军出川抗战与刘湘逝世39-43
- 4.2.2 对出川抗战官兵的奖励和抚恤以及对抗战将士家属的优待43-44
- 4.2.3 四川成为抗战大后方与政府征募壮丁44-48
- 4.2.4 战时的粮食供应48-51
- 5《四川省政府公报》办报后期(1946—1949)的重点内容51-59
- 5.1《四川省政府公报》发布内容继续随政治形势变化51-59
- 5.1.1 对抗战功勋进行表彰奖励51-52
- 5.1.2 对抗战牺牲的官兵遗族发放抚恤金以及对汉奸的惩治52-53
- 5.1.3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53-54
- 5.1.4 国民政府征收的苛捐杂税54-55
- 5.1.5 国共内战55-59
- 6《四川省政府公报》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59-62
- 6.1《四川省政府公报》的特点59
- 6.2《四川省政府公报》的历史地位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乐生,刘海洲;刘湘撰《四川省政府公报发刊词》[J];民国档案;1991年0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太师;全省政府公报工作会议召开[N];贵州日报;2007年
2 麻海山 本报记者 刘义;全省政府公报第六次联席会议在兴义召开[N];贵州日报;2009年
3 实习记者 郑文丰邋本报记者 尚行宇;扎实推进政务公开[N];贵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朱婷玉;全省政府公报工作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N];六盘水日报;2011年
5 王太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召开[N];贵州日报;2006年
6 蒋辉;我州创办政府公报助推政务公开[N];甘孜日报(汉文);2012年
7 张惠屏 陈晓薇;政府公报今日出刊500期[N];深圳商报;2006年
8 姜义邋本报记者 朱勤;“五一”后公民可在档案馆查阅政府公报[N];辽宁日报;2008年
9 金跃明;上海政府公报“畅销”[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10 黄俊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交由市档案局负责编发[N];中国档案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晓霞;民国时期《四川省政府公报》研究(1935-1949)[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2 葛健;北京政府工商业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7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7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