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
本文关键词:法律与伦理的“分”与“合”——关于清末“礼法之争”背后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礼法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 法理派 礼教派 法律主体性 清末修律
【摘要】:清末的"礼法之争"背后实际是主权和"国本"之争,是进化理性和建构理性之间的冲突,是"中国国情论"和"普适经验论"之间的碰撞。这些问题虽发生在当时,但仍及于现在,引发了关于对当代中国法律主体性的思考。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2011"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礼法之争” 中国传统文化 法理派 礼教派 法律主体性 清末修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法治中国的理论与实践”(14JJD820002) 吉林大学廉政专项建设项目“传统治吏经验在当代中国廉政法制建设中的转化与应用研究”
【分类号】:D909.2;K252
【正文快照】: 在20世纪初,围绕着《大清新刑律》制定中的礼教存废问题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争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礼法之争”。具体说,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理派通过吸收西方立法精神和技术,试图对传统中国“礼法合一”的法律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建立一种法律与道德相分离的现代法律体系;而以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源盛;;传统与当代之间的伦常条款——以“杀尊亲属罪”为例[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陈宏光;曹达全;;公私法划分问题探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王庆廷;;法律的亲情化求证——一个法理学的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6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刘国庆;;关于刑诉中法官调查权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8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9 陈银珠;;刑法解释的立场选择:客观解释论之提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陈静;;他者伦理视域中的当代人际和谐建设研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2 姚辉;;侵权法的中国化理论与实践——以侵权责任法的一般条款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婧;;规则尊重与城市公共秩序文明的构建[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杨光;傅文魁;;刑事和解与公诉权[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温辉;;论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9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现U,
本文编号:10810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08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