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宁地区的客商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20:38
本文关键词:近代西宁地区的客商研究
【摘要】:明清以来,政府多次招商前往西宁等地,为大量客商云集西宁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自1860年天津开埠通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皮毛等农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广大的西北内陆地区也逐渐成为天津开埠后的经济腹地,在此背景下,外国洋商赴西宁设庄收购羊毛,内地客商也藉此前往西宁等地从事皮毛百货等商贸活动,西宁逐渐成为近代西北市场上一个大的商品集散地。作为西北地区商品集散地之一的西宁,客商在该地区的商品交换和进出口活动,不仅带动了本地商人的贸易积极性,还对近代西宁城镇市场的发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西宁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及客商在西宁地区的兴起、西宁地区客商的来源和发展;第二章着重介绍了在客商带动下近代西宁地区的商贸活动,首先分析了客商与天津洋行间的关系、客商同歇家及蒙藏牧民间的关系,其次论述客商与近代西宁商贸市场的发展状况,最后论述了在西宁中心城市的带动下,西宁下辖各县商品市场的发育;第三章选取近代西宁地区的客商组织,以山陕会馆作为个案,介绍了山陕会馆的创建运行、收入来源、会馆的发展变化,以及会馆的功能与局限性;第四章阐释了近代西宁区域市场中客商的特征,并对客商做一评价。 通过上述的论证研究发现,客商的商业活动推动了近代西宁区域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发展,对地处边陲、经济落后的西宁近代区域中心市场的孕育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代西宁地区的客商及客商带动下的西宁商贸活动做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当前研究有所补充。
【关键词】:客商 近代 西宁地区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729;K25
【目录】: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5-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绪论11-16
-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11-12
- 二、 学术史回顾12-15
- 三、 研究方法15
- 四、 重点及创新之处15-16
- 第一章 西宁地区客商的兴起与发展16-29
- 第一节 西宁的自然环境及建制沿革16-19
- 一、 西宁的自然环境概况16-17
- 二、 西宁的建制沿革17-19
- 第二节 西宁地区客商的兴起19-24
- 一、 历史上西宁地区早期的商贸活动19-22
- 二、 明清时期西宁地区的客商22-24
- 第三节 客商在近代西宁地区的发展24-29
- 一、 西宁地区客商的来源24-26
- 二、 西宁地区客商的发展26-29
- 第二章 客商带动下近代西宁地区的商贸活动29-53
- 第一节 客商同洋行、歇家的关系29-35
- 一、 进出口贸易中的洋行与客商29-33
- 二、 客商、歇家、蒙藏牧民间的关系33-35
- 第二节 客商同近代西宁区域市场间的互动35-53
- 一、 客商与近代西宁商贸市场的发展35-42
- 二、 中心城市带动下西宁下辖各县商品市场的发育42-53
- 第三章 近代西宁地区的客商组织——以山陕会馆为例53-66
- 第一节 山陕会馆在西宁创建53-61
- 一、 会馆的创建53-58
- 二、 会馆的运行及收入58-59
- 三、 会馆结构的变化及发展59-61
- 第二节 山陕会馆的功能及评价61-66
- 一、 商业功能61-62
- 二、 社会服务功能62-63
- 三、 文化功能63-64
- 四、 对会馆的评价64-66
- 第四章 近代西宁地区客商的特征及评价66-75
- 第一节 近代西宁地区客商的特征66-71
- 一、 以诚信为本且注重商业道德66-67
- 二、 经营活动和经营方式具有多样性67-70
- 三、 以共同地缘为纽带70-71
- 第二节 对近代西宁地区客商的评价71-75
-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83
- 后记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勉卫忠;;寺院城镇的兴起及其功能[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8年02期
2 陈淑s
本文编号:1100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00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