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04:30

  本文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中国初期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 社会救济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社会救济事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量社会弱势群体亟需救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成立后,积极协助政府,开展了大量社会紧急救济工作。本文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和其它相关资料,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为研究对象,从“救总”的成立入手,通过梳理其所从事的社会救济福利事业活动,总结出“救总”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事业和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成立,除了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社会、灾情背景有关外,也与其前身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的大量准备工作密不可分。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从成立之初,就十分注重自身组织体系的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这为“救总”及其各地分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此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及其各地分会,积极协助政府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救济福利工作,例如组织灾民寒衣劝募运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改造旧有社会救济福利团体、开展海外国际援助等。与此同时,“救总”及其分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诸如:经验的缺乏、职能定位不清、与民政部门在工作和业务范围上存在着重叠等。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作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群众救济组织,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紧急救济工作的开展,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新中国初期艰难外交局面的缓和与改善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救济福利事业的开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中国人民救济总会所从事的社会救济事业活动,也为当前我国社会救助工作的开展和民间组织的管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中国初期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 社会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1;K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一) 选题缘由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三) 研究方法11
  • (四) 时间界定11-12
  • 一、 准备与成立12-27
  • (一)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成立背景12-15
  • (二)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准备与成立15-20
  • (三) 中国人民救济总会的组织与制度20-27
  • 二、 事业与成就27-47
  • (一) 组织灾民寒衣劝募运动27-32
  • (二) 救助社会弱势群体32-37
  • (三) 改造旧有救济福利团体37-43
  • (四) 开展海外国际援助43-47
  • 三、 总结与启示47-55
  • (一) 合署与评价47-49
  • (二) 总结与反思49-53
  • (三) 启示与展望53-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63
  • 后记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生;;1954年江淮水灾与社会救济[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赵朝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灾害救助工作[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05期

3 杨士泰,于为山;新中国成立首年度的生产救灾[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慈善救助事业[J];理论前沿;2008年19期

5 韩颖;;建国初期救灾募捐工作述论[J];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6 承载;建国初上海赈灾研究[J];史林;1999年03期

7 李小尉;;论建国初期儿童救济组织的社会改造[J];求索;2011年08期

8 徐云根,蔡金法;特殊的战场 光荣的使命──记中国解放区救济总会上海办事处[J];上海党史研究;1994年05期

9 李飞龙;;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和建国初期的社会救济[J];兰台世界;2012年25期

10 高中伟;;新中国初期党对城市旧式慈善救助社团的解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妮娜;建国初期上海灾害救济的历史经验(1949-1952)[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6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06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