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与《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1:09

  本文关键词:唯物史观与《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唯物史观 南京大屠杀辞典 编纂


【摘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有伟大的意义,是人类社会的一次空前的伟大变革。我们要把唯物史观贯彻到每一具体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中。要正确地运用唯物史观,关键在于我们要把唯物史观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当成唯一科学的方法来看待。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是理论原则的、思想精神的指导,我们要依靠其原则精神来启发人们从事具体的研究。坚持唯物史观,就是要坚持其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巨大灾难,更是人类历史必须铭记的一场浩劫悲剧,它是一个永远不能忘却的中国记忆。《南京大屠杀辞典》是对30多年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归纳和总结,编写力求准确、科学,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编纂过程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重编纂过程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辩证性。对其编纂工作意义进行评价,《南京大屠杀辞典》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编纂的,以辞书的形式展现南京大屠杀历史,有着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南京大屠杀辞典》是对30余年研究的归纳和总结,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汇集了当今海内外几十位专家的集体智慧,填补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南京大屠杀辞典》扩大了社会教育面,是一本重要的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著作。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更加以铁的史实有力地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谬论,有助于国外人士全面地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使这段历史在世界上得以更多的传播,促进世界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关注和研究。
【关键词】:唯物史观 南京大屠杀辞典 编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5.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论7-17
  • 一、研究理由和意义7-10
  • 二、研究现状10-15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5-16
  • 四、创新和不足16-17
  • 第一章 将唯物史观作为《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的指导原则17-33
  • 一、从客观的事实出发,充分地占有、发掘和整理历史资料19-25
  • (一) 充分占有历史资料20-24
  • (二) 认真细致地发掘与整理历史资料24-25
  • 二、实事求是地选用资料,去伪存真并忠于史实25-29
  • (一) 尊重历史事实,切忌主观随意性26-28
  • (二) 客观评价资料,还历史本来面目28-29
  • 三、全面系统地评价历史,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融入中国抗战史与世界二战史研究的宏大视角中去29-33
  • (一) 全面系统分析历史,力戒片面、局部和孤立地看历史30-31
  • (二) 把南京大屠杀史与民族受难史及二战史联系起来考察研究31-33
  • 第二章 用唯物史观统领与指导《南京大屠杀辞典》编纂的过程33-43
  • 一、注重编纂过程的科学性34-37
  • (一) 编纂内容求真实34-35
  • (二) 编纂主题求准确35-36
  • (三) 编纂架构求合理36-37
  • 二、注重编纂过程的客观性37-39
  • (一) 客观地选择词条37
  • (二) 客观地撰写词条37-39
  • (三) 客观地论证与修改词条39
  • 三、注重编纂过程的辩证性39-43
  • (一)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40-42
  • (二) 辩证地评述历史事件42-43
  • 第三章 用唯物史观评价《南京大屠杀辞典》的编纂成果43-60
  • 一、各方人士实事求是地评价该辞典扩大了政治影响和社会教育面43-48
  • (一) 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之一44-47
  • (二) 是强化历史教育的资料之一47-48
  • 二、多位专家学者客观地认为该辞典提升了学术价值和科普的双重功能48-52
  • (一) 是集多方智慧的大成之作49-50
  • (二) 是以辞书形式研究南京大屠杀史50-51
  • (三) 是对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总结与归纳51-52
  • 三、许多国内外友人辩证地看待该辞典的国际意义和作用52-60
  • (一) 驳斥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南京大屠杀谬论53-56
  • (二) 帮助海外人士了解南京大屠杀真相56-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8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8-69
  • 后记69-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昭昭;;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难民医疗救助[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2 程兆奇;;松井石根战争责任的再检讨——东京审判有关南京暴行罪被告方证词检证之一[J];近代史研究;2008年06期

3 朱天乐;朱成山;;日本新右翼剖析——兼论日本新右翼对中日关系的影响[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4 王桂泉;姚黎君;;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J];理论探讨;2008年03期

5 高兴祖;五十八年回顾:日本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争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6 孙宅巍;关于南京大屠杀尸体处理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7 严海建;;对战后南京大屠杀案审判的再认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朱成山;袁志秀;;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三十年:1982-2012[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3年02期

9 曾向东;;一个人和他的历史守护[J];日本侵华史研究;2014年02期

10 张宪文;;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真实与理性——张宪文教授访谈[J];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成山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N];人民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1135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35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