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时期沧州地区社会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5:16

  本文关键词:义和团时期沧州地区社会环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沧州地区 义和团 社会环境


【摘要】:沧州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与沧州地区的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引发社会动乱,清廷谕令地方政府兴办保甲团练。保甲团练以维护地方稳定为职责,是地方官府安抚义和团的首要力量。但是义和团是在民教矛盾尖锐,民族矛盾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使的保甲团练对义和团带有同情态度,甚至一些保甲团练也加入到义和团的行列中来。乡绅为乡村社会中的头面人物。在义和团运动中,乡村士绅能够协调官府与义和团的关系,缓和紧张的局势。在义和团运动后,士绅对社会秩序的重新稳定亦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清军则一直处于义和团的对立面,在沧州地区清军与义和团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并且在清军的镇压下,义和团运动走向失败。晚清以来乡村经济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使的广大农民生活日渐贫困,无以为生,这是义和团运动发生的社会现实原因。在义和团首领的带领下,团民与教民与官府时有暴力冲突。沧州地方官府严厉禁止义和团的发展,对义和团首领严厉惩罚,对普通团民则以劝解为主。教民和传教士受到义和团的骚扰杀戮。天主教家庭成员构成颇有特点,入教原因各不相同。在义和团的进攻下,教民走向联合,寻求教堂和官府的保护。晚清时期,沧州地区花会组织盛行,乡村集市繁荣周期固定,习武之风盛行。平民与教民因花会组织的摊派而发生争端,促使民间花会组织成员加入到义和团组织中去。集市多为民教矛盾的冲突场,而集期为农民集会组织运动提供了方便。沧州的习武风俗则促进了沧州地区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壮大。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各个村庄纷纷迎师立团。各村的义和团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打教。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5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德元;直隶近代社会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2 边翠丽;义和团运动后期的直隶地方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姜文英;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阶段中的特点[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孙海泉;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J];河北学刊;1992年01期

5 吴宪;;义和团运动时期直隶士绅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庆成;晚清华北定期集市数的增长及对其意义之一解[J];近代史研究;2005年06期

7 陈绍方;;清代地方乡村治理的传统特征[J];晋阳学刊;2006年03期

8 柯文;义和团、基督徒和神——从宗教战争角度看1900年的义和团斗争[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9 巴斯蒂;义和团运动期间直隶省的天主教教民[J];历史研究;2001年01期

10 路遥;义和团运动发展阶段中的民间秘密教门[J];历史研究;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1152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52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