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的城镇化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9 06:11
本文关键词:近代江南的城镇化水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江南 城镇 城镇化水平 1930年代 1950年代初期
【摘要】:由于资料的限制,以往关于江南城镇化水平的研究无法在一个界定清晰的“城镇”概念下进行充分讨论,加之大多以县域为研究尺度,对整个江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的讨论极少,从而使得研究结论存在一定的偏差。本研究将目光延伸至资料相对丰富的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在突破资料的瓶颈以后,能够在一个相对统一、界定清晰的“城镇”概念下对江南的县域城镇化水平及总体城镇化水平进行充分讨论: 首先,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对民国时期一座普通治所城市进行城市形态的讨论,从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传统时期普通中小城市与现代西方意义上的城市具有较大的差异,以作为对本研究所探讨的“城镇化水平”实质的认识; 其次,从市镇的空间范围界定出发,指出以往的江南县域城镇化水平研究的结论或可称为“政区化”的城镇化水平,进而进行一种“去政区化”的尝试,结果显示“政区化”城镇化水平总体而言是高估的; 最后利用地形图资料及人口普查档案资料对1930年代及1950年代初期江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930年代和1950年代初期江南的城镇化水平分别为33.37%和38.58%,其中大城市人口居于绝对主导地位,1930年代上海等10个大城市的人口即占江南总人口的25.46%,1950年代初期占到33.09%。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99.29;K2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莘,林琳;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2 冯健;西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2005年08期
3 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4 满志敏;光绪三年北方大旱的气候背景[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李开宇;魏清泉;;我国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规划师;2007年07期
6 曹幸穗;民国时期农业调查资料的评价与利用[J];古今农业;1999年03期
7 赵洪宝;“南京大屠杀”前后的南京人口问题[J];民国档案;1991年03期
8 张连红;南京大屠杀前夕南京人口的变化[J];民国档案;2004年03期
9 周锡瑞;孟宪科;;华北城市的近代化——对近年来国外研究的思考[J];城市史研究;2002年00期
10 郑生勇;清代、民国时期杭州人口发展探略[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傅辉;明以来河南土地利用变化与人文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李学;虚假城市化现象治理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60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16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