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初期国内社会舆论与中韩联合抗日动员——以“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案”为例

发布时间:2017-11-22 15:00

  本文关键词:抗战初期国内社会舆论与中韩联合抗日动员——以“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案”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万宝山事件 朝鲜排华案 中国新闻媒体 社会舆论 中韩联合抗日


【摘要】:1931年初爆发的"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案"对中韩关系产生极坏影响。中韩各方政治力量以中国新闻媒体为双方政治主张载体,澄清事实,分析利害,并以此为契机奠定日后中韩联合抗日的政治、社会基础。在国民政府抗日动员不力的政治局面下,中国新闻界作为现代社会舆论的"公共领域",直接为中韩两国民众事关国家、民族的公共利益表达提供平台,最终整合成更广泛的中韩共识,具有中韩联合抗战的政治导向效力。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分类号】:K265
【正文快照】: 中韩两国,有着相近的文化渊源和友好交流历史。尤其是在现代东亚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斗争中、在东亚现代化的艰难演进过程中,中韩友谊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一、“万宝山事件”及“朝鲜排华案”始末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企图通过移民韩民至“满洲”的途径,转移国内日益加剧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龙发;;朝鲜义勇队抗日宣传及其形式述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黄伟;;论马嘉理案与中英《烟台条约》[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12期

3 黄世坤;明治前夕日本国家发展观的转变[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权赫秀;;最近三十年国内学界有关朝鲜半岛近现代史研究综述[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5 王明飞;;“虹口事件”对中韩关系的影响[J];朝鲜·韩国历史研究;2009年00期

6 金仁权;金九对韩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哲学思考[J];当代韩国;2000年04期

7 许文霞;;金九与我的姨夫刘振东[J];当代韩国;2008年02期

8 石源华;;尹奉吉义举的时代意义——义烈斗争时代的顶峰与培训干部时代的开端[J];当代韩国;2008年03期

9 苏智良;;中国媒体对尹奉吉义举的报道[J];当代韩国;2008年03期

10 具天书;;“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障碍与出路:韩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上海公共租界特区法院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传清;赫德对晚清中国社会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喜涛;封贡关系视角下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利民;中国近代领水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华;萨摩亚争端与大国外交1871-1900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李华;朝鲜半岛安全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金富军;中共早期反帝理论与策略研究(1921-1925)[D];清华大学;2005年

10 戴银凤;莫理循的中国观(1897-1911)[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云君 ,陈文华 ,释净慧;出席“中韩禅茶一味学术研讨会”有感即席赋诗(附和诗二首)[J];农业考古;2001年04期

2 杨磊;;中韩翻译研究趋势刍议——述评北京大学朝(韩)语言文化系翻译学术活动[J];当代韩国;2011年01期

3 郑杰;李宁;;中韩“愤怒”表达的认知对比研究[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年04期

4 金石;中韩双语词典编纂史上的创举——评介《中韩辞典》系列[J];汉语学习;1993年05期

5 李明凤;;中韩红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8期

6 黄玲燕;;中韩量词对比研究——以和动物搭配使用的量词为中心[J];时代教育;2013年13期

7 山峰;中韩狮王大战[J];当代体育;1999年22期

8 金玉兰;;中韩语言对比性关系及其汉韩翻译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9 高静;;中韩春节民俗对比研究[J];兰台世界;2013年04期

10 金辰坤;;中韩两国的文化产业合作前景[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信哲;;关于中韩建交之际各自相关方关系的调整[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2 ;陕西21人的论文在中韩论坛获奖[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3年第4期(总第96期)[C];2013年

3 杨剑龙;;中韩交流中上海、首尔都市文化之比较[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4 刘佳;;中韩关于自主创新的比较及经验借鉴[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李虎;;从范畴演进特点看中韩两国传统哲学的异同[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五辑)[C];2013年

6 张东明;;浅析中韩二十年经贸合作进程及发展趋势[A];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四辑)[C];2013年

7 杨仕辉;吴哲;;美国对中韩彩电回应反倾销比较分析[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姜明辉;蔡敏;;中韩国际物流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毕大群;;中韩古代武举比较浅论[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10 钟晓兵;宫玲玲;;中韩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分析[A];建设东北亚和谐国际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英顺;中韩经济高速稳定发展成为亮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韩国贸易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高光Ym;从历史渊源看当今中韩合作[N];国际商报;2000年

3 记者 崔艳;中韩高技术贸易发展前景广阔[N];国际商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庆源 王延春;中韩:在泡菜坛子里你来我往[N];经济观察报;2005年

5 记者廖雷;未来五年中韩经贸突破千亿美元“非常现实”[N];人民日报;2003年

6 杜海涛;为中韩经贸合作献计献策[N];人民日报;2003年

7 李爱明;中韩商会力推两国自由贸易[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8 毛文;中韩应促进相互投资[N];中国贸易报;2007年

9 李敦球;中韩交流年:两国关系的新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中国驻韩国使馆经商处 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 陈洲 商务部亚洲局;挖掘潜力 扩大领域 深化中韩经贸合作[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子瑜;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基元;中韩外资准入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朴恩U,

本文编号:1215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15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