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英国的外交活动——基于英国外交部档案的考察
本文关键词: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英国的外交活动——基于英国外交部档案的考察
【摘要】:武昌起义爆发时,身在美国的孙中山并没有立刻回国,而是先前往英国寻求外交支持和资金资助。虽然孙中山通过非官方途径与英国政府有所接触,但由于英国政府早已明确了武昌起义胜利后对华政策的立场,孙中山此行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当时英国的对华政策,主要是在听取英国驻华官员的建议后确定的,通过挖掘英国外交部所藏档案,辅以已有相关成果,可以更深入地检视1911年孙中山赴英国外交活动的原因、过程及成效。
【作者单位】: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7
【正文快照】: 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前往英国,争取英国对革命政权的外交支持。学界对孙氏此行的研究,大致沿两个路径展开:第一条路径,是将孙氏的英国之行与辛亥革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前往英国,是对帝国主义仍抱有幻想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大伟;辛亥革命时期英国对华政策及其表现[J];史林;1992年02期
2 尹全海;论孙中山在武昌起义后“先致力外交”的选择[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3 赵春晨;;评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的欧洲之行[J];汕头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袁哲;平田康治;;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在英国的外交活动——基于英国外交部档案的考察[J];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2 崔志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辛亥革命史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5年03期
3 陈鹏;韩祥;张公政;;百年“清帝逊位”问题研究综述[J];清史研究;2012年04期
4 侯中军;;“成立在我,承认在人”——辛亥革命期间中华民国承认问题再研究[J];近代史研究;2012年05期
5 苏全有;邹宝刚;;对孙中山活动地域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振濵;辛亥革命期间的孙中山与法国[J];近代史研究;1981年03期
2 夏林根;论资产阶级革命派反清武装起义的战略方针[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跃峰;也谈历史人物评价的相关理论问题——以李鸿章的外交活动为例[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3期
2 汤家玉;中共与美国政府的首次正式外交[J];文史春秋;2003年04期
3 刘洋;董清;;李长春出席“友好往来 历史见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受赠礼品展”开幕式[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11期
4 甘露;;重庆时期韩国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论述[J];唐山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5 黄利花;;林则徐外交活动与近代早期外事翻译[J];兰台世界;2013年24期
6 愈之;;环绕于伦敦的外交活动[J];世界知识;1937年06期
7 黄纪莲;;远东共和国代表团使华史略(二) 优林主持下的远东共和国代表团在华外交活动[J];黑河学刊(地方历史版);1986年02期
8 一笑;弄拙成巧大杂烩[J];发明与革新;1996年09期
9 舒运国;;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的外交活动[J];北大史学;1994年00期
10 何英;;我在坦桑的外交活动[J];世界博览;199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新利;;温家宝访日期间的公共外交活动及效果[A];公共外交季刊2011秋季号(总第7期)[C];2011年
2 赵新利;;温家宝访日期间的公共外交活动及效果[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3 朱兆中;;周恩来与日内瓦会议研究述评[A];周恩来研究述评[C];1996年
4 张颖;;周恩来三穿缅甸服顺利解决边境问题[A];公共外交季刊2012春季号(总第9期)[C];2012年
5 张颖;;周恩来三穿缅甸服顺利解决边境问题[A];公共外交季刊2011夏季号(总第6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嘉 实习生 方舟;搭建公共外交活动新平台[N];珠海特区报;2012年
2 ;“模拟政协”是中美俄优秀青年间的公共外交活动[N];人民政协报;2013年
3 梦秋;外交活动中的“爽约”艺术[N];中国经营报;2012年
4 FN记者 庞东梅;实现共赢:经济外交的魅力所在[N];金融时报;2006年
5 马学永 银川市政协专委会办公室主任;大力开展政协外交活动是开创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政协工作新局面的突破口[N];华兴时报;2010年
6 ;和平外交[N];人民日报;2002年
7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贾付强;将宗教带回冷战史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荣燕邋徐松;中法共同修补关系,外交活动密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王莉;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外交活动[N];人民日报;2005年
10 本报驻柏林记者 柴野;德国新政府外交成效显著[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周霄楠;本杰明·富兰克林在法国的外交活动[D];渤海大学;2012年
2 闫晨虹;1898-1905年美国在中国东北的外交活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3 陈雪娇;第四次太平洋会议日本民间外交活动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吴思柏;明朝中前期对外交往中的宦官集团[D];南京大学;2013年
5 叶重阳;周代“行人”及其出行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2305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30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