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7 18:56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 平山 村政权建设


【摘要】: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正义之战,需要团结和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进行顽强的抵抗。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为了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有效的抗战,中国共产党急需要加强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因为抗日民主政权是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的坚实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和根据地扩展的重要依托,是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有效保障。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战参政的积极性,团结了社会各阶层的爱国人士,壮大了抗日民主力量,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政权最早的实践“模型”。而乡村政权建设作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基石,在整个抗战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经过村、区、县三级的民主选举运动,全面而又彻底地摧毁了地主资产阶级的旧政权,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了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新的政权机构和一整套相应的民主制度,确立了群众在政权中的地位和优势,尤其是“三三制”原则的推行以及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削弱了平山农村封建半封建的剥削制度和宗法关系,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抗战的积极性,争取了抗日地主和知识分子,使抗日民主力量得到了壮大,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战争乃至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首先分析了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的背景,具体包括抗战前,中国共产党在平山的实际活动和发展情况;抗战期间,国民党旧政权的性质及其效果以及日本侵略者对平山农村的态度,以此来分析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的历史背景。其次,本文对抗争时期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的伟大实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再次,以平山村级政权的具体方法、内容、原则为切入点,结合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和中国的具体社会环境,来分析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的成效和贡献。此部分着重探析了平山村级政权建设对抗战胜利的贡献和对当时农村社会变化的影响。最后,是以平山村级政权建设为具体做法及成效为基础来分析,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的伟大实践对当下社会主义农村政权建设的启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实行了真正的民主,特别是“三三制”原则的推行和落实,真真切切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主政治思想,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各界参战参政的积极性,更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和根据地建设的开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平山村级政权建设,特别是其具体的做法和贯彻的原则,不仅完全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意识而且还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只有以民主政治为基层政权建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广大农村沿着社会主义小康之路阔步前行;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基层政权建设的根本途径,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柱;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冀中联庄会工作述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曾景忠;;抗日战争初期的敌后抗日游击战概述[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3 钱守云;;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刘京裕;;简述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科技事业的发展及成就[J];大众文艺;2012年14期

5 王小宾,李金铮;日寇“三光作战”及其暴行之真相——以晋察冀边区为例[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张永刚;张丽;;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合作社商业[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李晓晨,李国芳;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经济措施述评[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8 李海新;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社会阶层状况的变化及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高冬梅;;论抗日根据地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申玉山;武占江;;《晋察冀日报》与抗战新文化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江爱;;山西抗日根据地的村政改革[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庄媛;;从村政权改革看民主建设的发展——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为例[A];第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忠禹;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村民自治权保障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正进;试论新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949-1954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王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选举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史卫东;省制以来统县政区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建民;华北人民政府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范晓春;中国大行政区研究:1949-1954[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谢宝利;现代化视阈下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1921-1966)[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方海兴;1949至1966年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成虎;太岳抗日根据地的经济统制与自由市场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萍;抗战时期“三三制”政权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初探[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海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普选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洪芳;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粮食贸易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侯永乐;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医疗卫生事业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马菲菲;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艳兵;北岳区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刘乃山;论陕甘宁边区参议会[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郑立柱;晋察冀边区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2年

9 张永刚;试论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合作社经济[D];河北大学;2003年

10 史文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兵源问题浅探[D];山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3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3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