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传媒镜像——欧战语境下《晨报》与近代中国重建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7-12-06 12:22
本文关键词:十字路口的传媒镜像——欧战语境下《晨报》与近代中国重建的探索
【摘要】:欧战属于近代意义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大战,被舆论精英梁启超等描绘成西方文明的破产。面对巴黎和会的战利品瓜分时,中方参战,属战胜方,但收获的仍是任人宰割。欧战尾声中俄、德的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发展路径,受国人诸多期许。面对欧战之后西方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及中国社会重构的自我定位,其时研究系掌控下的《晨报》,在"他者参照"与"自我建构"这一世界语境中展开报道与评论,并将相当篇幅聚焦于欧战后的政治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启迪。《晨报》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去欧洲及东洋考察社会重建中的新思潮,为西方政治新思潮的中国化特别是社会主义认同作了诸多努力,意为中国政治重构乃至社会重建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报刊与社会重构中的传媒镜像”(13BXW01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探索”(13AZD168)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项目“‘通中外’语境下中国近代报刊政治功能探索”(NCET-13-0642)研究成果
【分类号】:G219.29;K258
【正文快照】: 欧战是世界范围内的一次大战,也意味着原有传播秩序的一场变革。其时中国政论性报刊对外多注重殖民者、被殖民者关系的解读,这一问题涉及列强控制下传媒对正义战争及战后国家重建之标准的重新解释。列强之间战争所涉道义促使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精英进行政治反思。这在其时报刊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宪明;杨琥;;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晨报副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与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少鹏;;“五四”前后胡适的处境与“问题与主义”之争[J];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10期
2 王宪明;;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篇)思想来源管窥[J];政治思想史;2011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琥;;《每周评论》等报刊若干撰稿人笔名索解[J];历史研究;2009年03期
2 朱成甲;;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李大钊历史作用问题的探讨——兼评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的有关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启鹏;;欧战赴法华工寻踪[J];中国档案;2009年08期
2 徐晓晓;刘红霞;;孙中山所认识的欧战[J];黑龙江史志;2009年24期
3 陈烈动;欧战中之飞机[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15年00期
4 曹s,
本文编号:1258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5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