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民”:百年前对现代中国的思索

发布时间:2017-12-06 23:00

  本文关键词:“新国民”:百年前对现代中国的思索


  更多相关文章: 君宪 共和 社会 从下往上 新国民


【摘要】:1915年,袁世凯称帝是从民国向帝国回归,在梁启超之外,更年轻的生于1880年代的章士钊、张东荪等,生于1890年代的胡适、吴宓,这些人的思考既有相同的一面,都试图捍卫共和政体;又有差异,章士钊阐释的从少数人开始建设共和政体的思路,张东荪目光朝着社会的思路,那时的"90"后一代提出"从下往上",为新中国提供"新造因",也就是从"造新国民"入手。这些思路,无疑要比简单地反对袁称帝值得重视,同时也不能忽略严复甚至杨度他们的思考。现代中国的建造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分类号】:K25
【正文快照】: 一相距30年,陈寅恪读了吴其昌的《梁启超传》,追想往事,当年他26岁,正担任经界局局长蔡锷将军的秘书,亲历过洪宪称帝一幕,“其时颂美袁氏功德者,极丑怪之奇观。深感廉耻道尽,至为痛心。至如国体之为君主抑或民主,则尚为其次者”。就在此时,在万千读书人心中有着偶像地位的梁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春梅;略论梁启超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蒋跃波;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4 马克锋;梁启超与传统墨学[J];安徽史学;2004年06期

5 李国飞;彭秋香;;简论近代“新民思潮”的逻辑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袁启君;;湘西情结与沈从文军旅小说创作[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吴永;;近代知识精英的“国民”话语及其政治维度刻画——以梁启超和陈独秀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9 陈丽平;李义发;;1917年后梁启超的法律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常安;;清末民初宪政世界中的“五族共和”[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敦琴;;张謇“中体西用”的女子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龚友德;;孝与当代中国家庭道德建设[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3 许纪霖;;精英的社会史如何可能——从社会史角度研究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4 杨瑞;;科学思想在史学领域的兴起与进取:从梁启超到傅斯年[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徐新平;;维新派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探讨[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6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郑玉明;;论梁启超的“趣味主义”美学体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朱志荣;;论梁启超的审美趣味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9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10 何轩;;梁启超小说功用观内在理路与困境解读[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2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礼永;教育建设的第三条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美芸;诗学与政治:聂绀弩思想与创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晚清立宪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芦迪;王韬改革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余国静;从卢广作品看纪实影像特性[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龚洁;刘师培魏晋玄学研究述论[D];湘潭大学;2010年

6 曾香花;梁启超新民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薛萍;梁启超的“新学语”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转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刘博;论维新时期的“群己和谐”思想[D];西北大学;2010年

9 王景龙;陶渊明的政治情结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传涛;近现代中国仁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60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60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e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