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自由观念的跨文化传播进路

发布时间:2017-12-08 07:13

  本文关键词:晚清自由观念的跨文化传播进路


  更多相关文章: 自由观念 跨文化传播 传播模式 观念传播


【摘要】:"自由"作为近现代政治学重要观念,中土传播其来有自,已成为观念传播史的重要研究命题,对于"自由"观念的传播,言之者夥,而考辨阀如,致使学界民间皆理解失真,言说失意,本文以语汇源流、政治交往、传教士报刊三个维度,厘清并还原自由观念跨文化传播的历时性状况,同时对思想传播史中的观念交互现象以及相关文本问题进行了辨析考证,晚清自由观念的层累式传播模式,反映了特定思潮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传播路径,更体现出晚清社会政治文明冲突的历史本真。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D081;G206;K252
【正文快照】: 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重要观念,是社会主义继承和发展近代先进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标志着社会的高度理性和先进特征。但任何一种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无一不有其传播的架构和历时性规律。“自由”作为观念传播史的重要研究命题和代表性个案,对其传播规律的厘清和省思,有助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颜德如,宝成关;严复对“自繇”思想的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2 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J];史林;1999年01期

3 叶再生;马礼逊与《中国语文字典》[J];新闻出版交流;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培成;面向21世纪的中国语文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星;;“法律”一词使用、翻译的话语实践——集中于19世纪初期在中国的西方传教士[J];北方法学;2007年03期

3 刘聪聪;;大众传媒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4 冯兵;;舆论与政治之间的较量——《申报》有关济南事件认识的考察[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肖琦;;近十年晚清翻译高潮研究综述[J];东岳论丛;2009年09期

6 颜德如;贾磊;;严复自由观再探:围绕“国群自由”与“小己自由”的分析——以《法意》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7 崔军民;;近代法律新词对外来词的借用[J];法律语言学说;2009年02期

8 路鹏程;;我国中文期刊最早报道美国总统大选考述[J];国际新闻界;2008年10期

9 张振江;陆镜光;;广州话与普通话、香港话的语词接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钟少华;;研究《四洲志》中引进新词的启示[J];国际汉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齐文;;话语语言学视角的中日同形词置换策略——以井波律子《三国演义》日译本为文本[A];贵州省外语学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胡其柱;;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1820~1900年代[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焦洪昌;许婕;;“共和”词义与辛亥革命[A];百年共和与中国宪政发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烨;支谶译经“构词法”及“造词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周毅;晚清洋泾浜英语及其影响史[D];四川大学;2005年

3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D];复旦大学;2006年

5 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翁伟志;他山之石:明恩溥的中国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吴(燕日);翻译相异性[D];暨南大学;2006年

8 崔军民;萌芽期的现代法律新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路鹏程;晚清言论自由思想的肇始与演变(1833-1911)[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1868-1949年)[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胡政之经营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孟莉莉;伪满洲国时期《盛京时报》、《新满洲》的鄂伦春族报道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力文;从《华英字典<英汉词典>》和《汉英合璧相连字汇》看19世纪中国文化西传[D];暨南大学;2011年

4 徐华博;李问渔与近代西学传播[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绪彦;《华英字典》及其新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照蓬;基督教女报与中国女性形象的建构(1912-1941)[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骆牛牛;汉语经济类外来词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李全记;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时文化宣传工作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鹏;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10 高玮;晚清三口通商大臣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红亮;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J];学术界;1998年05期

2 刘双;文化身份与跨文化传播[J];外语学刊;2000年01期

3 李军林,刘英;浅析李大钊跨文化传播的特点[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4 J.Z.埃德蒙森,N.P.埃德蒙森;人类认知的局限与跨文化传播——一个致力于跨文化融洽交流的计划[J];现代传播;2004年04期

5 金惠康,罗向阳;跨文化传播与交际讨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余霞;;跨文化传播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3期

7 关世杰;;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J];对外大传播;2006年12期

8 王梓伊;;我国对外国际文化传播如何借鉴韩国经验——从韩剧的跨文化传播现象说起[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郭伯南;;跨文化传播漫谈[J];对外大传播;2007年05期

10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J];浙江学刊;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伟;;浅析中医跨文化传播[A];第十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姜飞;;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思想史起点[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雅洁;;以近代天津为例:国家形象对体育跨文化传播影响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4 杨U,

本文编号:1265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65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e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