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
本文关键词: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复兴”思潮的形成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1931~1945)民族复兴思潮研究”(09BZS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梦与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研究”(13@ZH018) 2013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招标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
【分类号】:K264
【正文快照】: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民族复兴思想孕育或萌发阶段,从孙中山的“振兴中华”口号,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再到国粹派的“古学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大华;;“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与影响[J];近代史研究;2009年06期
2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J];民族研究;2013年03期
3 郑大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J];近代史研究;2014年04期
4 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J];学术月刊;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才;张君劢与民初联邦论之争[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2 周骁男;;初踏宪政之路的张东荪与张君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廖久明;;“五卅运动”与“五四后思想革命”的夭折[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张可荣;;费希特《对德意志民族的演讲》与“九·一八”后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叶兴艺;;“九·一八”前第三势力宪政运动初探[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卢毅;建构论唯理主义与进化论理性主义——一个解读“科玄论战”的新视角[J];东南学术;2001年04期
8 姜萌;;辛亥前开明专制思想的发生及其影响[J];东岳论丛;2010年11期
9 盛邦和;;中国古典空想社会主义的现代阐发——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反思主义叙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10 廖久明;;横站:青年郭沫若——以《论中德文化书》为例[J];郭沫若学刊;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久明;;横站:青年郭沫若——以《论中德文化书》为例[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胡春惠;;孙中山的《民权初步》论立法院质询权之行使[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3 迟晓静;;三大势力挤压下的中国民主社会党[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宝丽娜;;张君劢宪政思想及其实践评析——以20世纪30—40年代为中心[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郑大华;;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1918~1927)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6 翁贺凯;;“修正的民主政治”辨析——重审张君劢1930年代的民主观念和制度设计[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建荣(老多);;科普的任务与责任——科普工作者新的挑战[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郑大华;高娟;;《改造》与“五四”社会主义之传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社会主义[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炼;张君劢的伦理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龙长安;近代中国联邦制运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3 韩向东;储安平的自由主义思想与文学创作[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秀原;民国宪政体制的选择与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立莉;“东方文化派”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6 孔宪峰;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儒家“和”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郭辉;民国国家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刘黎红;“调和论”与文化改造的理论和实践[D];南开大学;2003年
10 叶兴艺;现代中国第三势力宪政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贵;张君劢的现代新儒学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琳琳;吴经熊宪政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游;国难与国庆[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璐;儒学与宪政—张君劢政治哲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公政;何处是东北:“九·一八”事变中的东北新知识群体[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尚贺兵;知识界的苏俄观(1917-1926)[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朱昆;从“科玄论战”看中国现代知识阶层文化建构问题[D];辽宁大学;2011年
8 王嵊渝;略论欧战后中国的文化自觉[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郝金枝;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精神[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俞伟峰;费希特的历史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杨春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郑大华;30年代的“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4 郑大华;;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中华民族”观念[J];史学月刊;2014年02期
5 郑大华;;“九一八”后的民族复兴思潮[J];学术月刊;2006年04期
6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及形成[J];浙江学刊;2007年01期
7 E.伏克斯,张伯霖,王彤;费希特思想在德国民族运动中的痕迹[J];哲学译丛;199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潮[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诗成;项福库;;再论东西方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兼及中国近现代发展之基本经验[J];前沿;2010年08期
3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求是;2010年22期
4 张可荣;;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黑龙江史志;2010年24期
6 陈奎元;;加强国史研究 推进民族复兴[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6期
7 何金龙;;实现民族复兴所必须坚持的科学发展道路[J];沧桑;2011年02期
8 刘庆楚;;民族复兴史上的三大历史“飞跃”[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9 张可荣;;“民族复兴”的历史内涵与当代意蕴[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张可荣;;“民族复兴”理念的时代价值[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胜;;民族复兴的问题、答案与逻辑——论新时期三大历史任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2 宋君修;;伦理复兴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文华;;中华民族复兴视角下人的存在方式研究[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萧致治;;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奠基人[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5 袁银传;;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6 武建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运动的内涵、实践与启示[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7 韦定广;;民族复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当代理论创新——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问题[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8 白中伟;;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中国命运[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9 白文娟;朝克;;“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后记[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子友(作者系武警南宁指挥学校马列主义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团结是民族复兴的需要[N];广西日报;2005年
2 记者 刘晓梅 张迎新 罗晓凤;民族复兴是青年人创业的动力[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本报评论员;一幅民族复兴历程的壮丽画卷[N];人民日报;2009年
4 外交学院教授 吴建民;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N];光明日报;2009年
5 马晖慧;提升民族复兴软实力的领导核心[N];湖北日报;2009年
6 加藤嘉一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摆脱“弱国心态”是民族复兴的国民基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刘紫荣;书写民族复兴的新篇章[N];西部时报;2011年
8 李平;脚踏实地走好迈向伟大复兴的每一步[N];北京日报;2012年
9 季晓莉;理性客观看待“民族复兴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10 新华社记者 刘思扬 秦杰 赵承 李斌 张旭东 吴晶 徐剑梅;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娟娟;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2 白健;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4年
3 李鹏;抗战时期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翟明龙;清末民初民族复兴思想萌芽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吴月;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4年
6 杨兆贵;“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复兴思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田力;抗战时期钱穆民族复兴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8 严志;抗日战争时期战国策派的民族复兴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任志胜;九一八后蒋介石的民族复兴思想研究(1931-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蔡雄;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对台政策[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67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6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