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学堂读经与日本

发布时间:2017-12-12 02:09

  本文关键词:晚清学堂读经与日本


  更多相关文章: 学堂 经学 日本


【摘要】:晚清教育改革,师法日本,甚至于连中国固有的经学如何安置,也部分借鉴了日本的教育经验。壬寅、癸卯学制的拟订以及清季教育宗旨的颁行,有关经学教育的规划,都能找到日本方面的影响。而来自于日本的明治汉语新词汇、教科书、教学方法和教育观念,也冲击了晚近中国的经学传承及其所维系的伦理纲常。由此带来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经学在近代中国的存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K252
【正文快照】: 早在1906年,蔡元培就已提出,晚清各项教育制度“多仿日本”。[1]清季壬寅、癸卯学制办法,规仿日本,学界早有讨论,并注意到清季十年变革中日本因素的影响。1近代中西乾坤颠倒,学习欧美与日本的求强之路与传统“礼失求诸野”的取径大不相同。晚清官绅对于在西式分科设学框架内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兵;;清季变政与日本[J];江汉论坛;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2 刘成群;;“求真是”与新安理学、皖派考据学间的学术演变[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3 赵诺;;戊戌变法时期的“王安石记忆”[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1年01期

4 史晓风;;晚清恽毓鼎与法国学者铎尔孟的交往史料[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高强,田延峰;试论清末“黄帝子孙”称谓的勃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高强;清末尊黄与中国早期现代化[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刘和文;论张潮对文献学的贡献[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8 李超;;论清末国人的法治认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武少民;闫玉环;;朱维铮与清代学术史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周怀文;;桐城文学津梁——姚范[J];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细珠;;论清末“皇族内阁”出台的前因后果——侧重清廷高层政治权力运作的探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2 张昭军;;新思潮冲击下的晚清程朱理学[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鲁法芹;《东方杂志》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立胜;县令·幕僚·学者·遗老[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6 彭飞;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9 卢毅;“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培军;汪辟疆《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郑国法家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威;现代传媒对东北现代文学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3 任霞;《楚辞》巫俗与祭祀文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邹学莉;魏晋南朝表文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隋文涛;民国期间被忽略的国学阵地—《青鹤》[D];苏州科技学院;2010年

6 麻勇;齐梁史评类文献的文学批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徐勇;言官与清末新政[D];东华大学;2012年

8 刘强;《韩诗外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敬;清末言官的变法观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邱东玎;刘向散文对西汉文风的继承和超越[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晓红;;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扰[J];近代史研究;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洁;;浅析中国近代第一部学制——壬寅、癸卯学制[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李斌;;浅谈《癸卯学制》中的教育现代化趋势[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杨晓;;癸卯学制与近代日本学制的比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4 刘亚玲,胡世刚;张之洞与癸卯学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5 车磊;试析张之洞的“癸卯学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李斌;;论《癸卯学制》中的教育民族化倾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7 黎胜禄;;张之洞与癸卯学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高永君;;《癸卯学制》与奉天实业学堂[J];沈阳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9 崇小云;;从癸卯学制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观[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芳;;张之洞与癸卯学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千菊;;罗振玉对《癸卯学制》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勇;;壬寅、癸卯学制与日本明治后期学制的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杨千菊;;罗振玉对《癸卯学制》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强;癸卯学制:中国义务教育的最初尝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迟云飞;晚清新政与中国知识界知识体系的转换[N];光明日报;2008年

3 金佩庆;我国最早的劳技教科书现身义乌[N];金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红利;“癸卯学制”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海龙;张之洞与癸卯学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白俊;清末民初新学在沈阳的兴起与发展[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80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80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