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
本文关键词: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与考虑
【摘要】:开罗会议决定台湾战后命运,作为中国首脑,蒋介石在会上的主张至为关键。在此之前,他对台湾的认识有一发展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学界仅选择蒋主张收回台湾的几次言论加以探讨,对其认识过程、策略选择的变化及个中原因缺乏考察。本文拟根据新史料,讨论开罗会议前蒋考虑台湾问题的脉络、对台湾的定位、应收复台湾地区区域范围的变化、收复策略等,对这一问题进行补充。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项目资助
【分类号】:K265
【正文快照】: 关于蒋介石与台湾光复,学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左双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关于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问题的一点补充》以及褚静涛《蒋介石与台湾收复》三文是为代表。关于开罗会议前,蒋介石对于台湾的考虑,左双文先生指出,1933年长城抗战后,国民政府对日立场渐趋强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建朗;;信任的流失: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9年03期
2 侯中军;;困中求变:19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与实践[J];近代史研究;2010年06期
3 左双文;关于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问题的一点补充[J];抗日战争研究;2005年02期
4 左双文;国民政府与台湾光复[J];历史研究;1996年05期
5 左双文;高文胜;;北伐出师后蒋介石的对外方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周小宁;;《开罗宣言》拟定与发表的若干真相[J];军事历史;2013年06期
7 褚静涛;蒋介石与台湾收复[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03期
8 王海滨;;中国国民政府与琉球问题[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舸;建国前后影响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根本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陆玮;反对“台独”:蒋家父子坚持“一个中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臧运祜;20世纪前半期的中日美三角关系述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宫炳成;冷战后台湾因素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5 张风梅,潘广辉;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大败笔——司徒雷登北平之行夭折透视[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2期
6 毕元辉;卡特政府对华政策的形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张建华;1947~1949年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剖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戴小江;新中国成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选择[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范前锋;论析毛泽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杨晓虎;;美国对台军售——中国和平统一大业掣肘因素探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中军;;困中求变:1940年代国民政府围绕琉球问题的论争与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2 张春英;;台湾百年历史变迁与国共两党关系[A];台湾建省与抗日战争研究: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暨台湾建省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杜继东;;1949年以来大陆地区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4 褚静涛;;台湾光复与国民政府恢复行使主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5 何仲山;;台湾光复的历程及伟大意义[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上卷)[C];2005年
6 褚静涛;;台籍志士与台湾复省[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7 左双文;王杰;;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回顾与前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8 左双文;王杰;;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回顾与前瞻[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9 汪小平;;墨钱特台湾之行与1949年美国对台政策[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2年卷)[C];2013年
10 裴京汉;;蒋介石的亚洲认识——太平洋战争时期蒋介石对韩半岛政策及战后亚洲构想[A];近代思想史研究(第10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家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底线、挑战与应策,1989-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传利;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缔结、运用及终止[D];南京大学;2011年
3 卢红飚;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任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战略决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为民;美国对港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1年
6 王巧荣;APEC与中美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李启龙;中国共产党与1978年以来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金龙河;两岸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雄;第二届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亚洲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钱春元;美国私人基金会与美中关系——兼论国际政治社会化[D];外交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平;美国对台政策的演变与“孙立人事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广峰;战后国际格局下的琉球问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常飞;琉球独立运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陈翠萍;冷战后美日对台军事安全合作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先其;“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发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一舟;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侯鲁男;罗斯福对华经济政策(1931-194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雨;试论新世纪以来两岸间党际交流[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卞金波;美国对台军售中的中美合作博弈[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宋雨星;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曦晓;评蒋介石1927年秋访日[J];近代史研究;1989年04期
2 王建朗;;信任的流失: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美关系[J];近代史研究;2009年03期
3 汪晖;;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J];开放时代;2009年03期
4 汪晖;;冷战的预兆:蒋介石与开罗会议中的琉球问题——《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补正[J];开放时代;2009年05期
5 牛大勇;北伐战争发动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函电选译[J];历史档案;1986年03期
6 张文质 ,牛大勇 ,奚博铨;四一二前后美国对华政策函电选译[J];历史档案;1988年02期
7 申晓云;四一二前后的蒋介石与列强[J];历史研究;2000年06期
8 王建朗;;大国意识与大国作为——抗战后期的中国国际角色定位与外交努力[J];历史研究;2008年06期
9 褚静涛;国民政府收复台湾考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王海滨;;琉球名称的演变与冲绳问题的产生[J];日本学刊;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茂清;;美国图谋分离台湾的内幕[J];协商论坛;2000年06期
2 王中人,黄玉琦;“文革”后期邓小平与台湾问题[J];文史精华;2001年05期
3 王中人;“文革”后期邓小平与台湾问题研究[J];党史纵横;2002年04期
4 王中人;“文革”后期邓小平与台湾问题[J];福建党史月刊;2002年06期
5 金龙河,金桂兰;毛泽东、邓小平解决台湾问题构想之比较[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5期
6 杨中强;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凌国良;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 毛泽东与台湾问题[J];统一论坛;2003年06期
8 本刊编辑部;著名台湾问题专家范希周教授逝世[J];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04期
9 乔兆红;朝鲜战争与中国的台湾问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05期
10 朱昭华;;也谈朝鲜战争与台湾问题[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张瑜;;中共解决台湾问题战略思想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峻;;试论“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白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安晓泓;;试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性与艰巨性[A];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统战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苏城乡;侯德贤;;台湾问题——意识形态视野下的探析[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6 杨洪;田跃安;;论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政策的历史演进[A];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宗丽;;新时期邓小平对台湾问题的战略思考[A];纪念邓小平(下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石善涛;;建国初期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与“一个中国”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春英;;邓小平论台湾问题[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10 熊华源;单劲松;;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与决策[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编辑 晓文整理;“以武谋独”将给台湾带来无穷灾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本报记者 蔡晓玲;张铭清:不老海峡情[N];珠海特区报;2009年
3 临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卢如平;孙吴卫温大军从章安出海远规夷洲(台湾)述略[N];台州日报;2010年
4 约瑟夫·博斯科;美报告鼓吹抛弃对台“模糊战略”[N];国防时报;2010年
5 孙升亮;台湾作为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不容改变[N];光明日报;2000年
6 记者 佘峥 通讯员 李静;厦大将创建“台湾学”[N];厦门日报;2013年
7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杨成绪研究员;30年:中美关系的关键仍是台湾问题[N];解放日报;2002年
8 记者 丁宝忠;重申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原则立场[N];人民日报;2000年
9 罗德·克里夫 大卫·施拉帕克 本报编译 胡锦洋;解决台湾问题后的中美关系[N];世界报;2007年
10 张新生;巴西华侨华人谴责台湾“入联公投”[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仕荣;21世纪初期中美日安全关系中的台湾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2 明庭权;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台湾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自强;试论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台湾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欧阳翠兰;1978-2008《人民日报》台湾问题报道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3 辛志永;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及中国的对策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沙进朝;中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对台湾问题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5年
5 罗传龙;冷战后中美日关系框架下的台湾问题[D];河南大学;2005年
6 张克荣;关于江泽民台湾问题思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明廷权;冲突与合作:台湾问题中的日本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婷;“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的成功实践与台湾问题的解决[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9 王晓妹;试述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10 罗慧;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中的台湾问题[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本文编号:1284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28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