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思想演变的理论渊源
本文关键词: “保存富农经济” 新民主主义 理论渊源 出处:《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保存富农经济、中立富农"的政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伴始终,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发轫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确定于抗日战争时期,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渐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思想的两个理论基点:第一,富农政策服从革命性质和任务,应征收富农半封建性的土地财产,不动富农以资本主义为代表的其他土地财产。第二,允许富农经济的发展,反对绝对平均主义,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这些思想为中共执政后解决富农问题积累了理论经验,是新解放区土改"保存富农经济"政策成功展开的保证。
[Abstract]:"Save the rich peasant economy, neutralize the rich peasants" policy ideas and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has always bee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ew democratic economic theory. It originated in the period of land revolution war, determined to have matured during the period of Anti Japanese War,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two theoretical basis of preservation of the rich peasant economy" policy ideas: first, rich peasants policy to obey the revolutionary nature and task, levied peasants semi feudal land property, do not move to capitalism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ich peasants and other land property. Second, to allow the development of rich peasant economy, oppose absolute equalitarianism, is an important poli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se thoughts as the ruling party to solve the problem after the rich peasant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in theory, is a new land reform in Jiefang District "save the rich peasant economy" policy for successful guarantee.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分类号】:K26;D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须立;;论我党在土地斗争中对富农的策略[J];安徽史学;1988年04期
2 莫宏伟;中共对富农问题的探索及其教训[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4期
3 王建科;;党在各时期富农政策的演变[J];江苏社会科学;199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萍;;毛泽东财经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与新中国财经干部队伍建设[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钱守云;;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吴元康;陈独秀国家统一思想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4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5 胡晓;;暖春是怎样变成严冬的: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到反右派运动[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6 常松;;谈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报刊精神[J];安徽史学;2011年02期
7 洪冰冰;张晓丽;;1949-1956年我国的科技战略思想浅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蒙秀琼;;论党的农业发展政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9 石国亮;再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师吉金;1949—1956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心理之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皓;王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效法苏联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2 田明;;“客邮”、“客卿”与邮权——兼论中国近代政治的历史境遇[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9年卷[C];2011年
3 沈志华;;苏共二十大、斯大林问题与中苏关系——根据俄国最近披露的档案文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董志凯;;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计划经济管理的若干问题(1953—1980)[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迟爱萍;;新中国第一笔国债——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兼谈陈云关于“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发行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曾令勋;;论新中国军事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俊国;;论建国初期毛泽东的反腐倡廉举措及其现实意义[A];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王真;;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科学发展思想探析[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格;;毛泽东筹建中央人民政府的计划和基本原则[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国宇;;论建国初毛泽东加强干部廉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房芳;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5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胜男;北京城市手工业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熠;毛泽东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凯;由人格化到体制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梅学霞;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4 杨卉;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缘由[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严旭;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廉政理论的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爱香;20世纪60年代初湘潭专区农村经济政策调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高喜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研究[D];西安邮电学院;2010年
8 万婷婷;瑞金沙洲坝村土地改革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郑海照;从农业生产合作社到农民专业合作社[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丽娜;新中国建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考察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保障农民利益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2 张德良;;浅谈东北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J];党史纵横;1988年11期
3 郝海瑛;;论毛泽东与革命根据地内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J];邢台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葛玉广;;试论旅大经济由殖民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纪念大连解放四十周年[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5 郑建敏,张怀兵;试论抗日根据地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鲁法芹;孙占萍;;新民主主义与苏联模式的艰难接轨[J];世纪桥;2007年05期
7 李凤菊;;试析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可少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04期
8 龙健;;建国前后新民主主义经济运行中的内在紧张及其原因[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王晓荣;朱雪平;;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新资本主义”思想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2期
10 董兴民;略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郑志廷;;论中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A];历史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C];1995年
2 郑志廷;;试论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A];近现代史与国情问题研究[C];1991年
3 王瑞芳;;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过渡问题的理论探索[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鲁振祥;;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中的新民主主义社会[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郑群邋刘子健;叶剑英的保护华侨思想[N];广州日报;2007年
2 ;涤荡尘埃 东莞国民经济迅速恢复[N];东莞日报;2011年
3 石宣文;石家庄是新中国的摇篮[N];石家庄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祥超;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成京武;论张闻天的新民主主义理论[D];西南大学;2007年
2 王兴东;陕甘宁边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政策及其历史演进[D];西北大学;2006年
3 王桂林;刘少奇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晓静;新四军和安徽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艳霞;康有为社会进化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解西伟;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洪敏;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私营商业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周佳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9 周小喜;杨度宪政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10 孟令岩;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张闻天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D];长春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513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1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