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维度:五四时期知识青年离婚问题透视
本文关键词: 五四前后 离婚 自由 知识青年 出处:《安徽史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离婚自由是五四时期婚姻自由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在知识分子的构想中,离婚自由是打破婚姻桎梏,防止两性错误结合的良策,是男女共享的权利。但由于社会发展的滞后,这一理念却被男性知识分子充分利用,女性的离婚较为被动。女性由于社会压力和自身条件所限,不仅缺乏提出离婚的勇气,给男性主动离婚也造成了压力。因此,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期,无论男女离婚都非易事,尤其是旧女性更承受了无穷的痛苦。为解决离婚困境,知识界积极献言献策,试图从根本上限制离婚率的攀升。离婚自由观念的构建与其实践困境,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矛盾的缩影。
[Abstract]:The freedom of divorce is a proper part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of marriage during the May 4th Movement. In the conception of intellectuals, freedom of divorce is a good way to break the shackles of marriage and prevent the wrong union of both sexes, and it is a right shared by men and women. But due to the lag of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is concept has been fully utilized by male intellectuals, and women's divorce is more passive. Because of social pressure and their own conditions, women not only lack the courage to file for divorce, but also create pressure on men to divorce themselves on their own initiative. In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new and the old, divorce of men and women is not easy, especially the old women have suffered so much. In order to solve the dilemma of divorce, the intellectual circles actively offer advice and advi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limit the rise of divorce rate fundament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freedom of divorce and its practical predicament are the epitome of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China.
【作者单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国婚姻史研究”(15ZDB050)的阶段性成果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五四前后知识青年离婚问题研究”(DR201603)的结项成果
【分类号】:K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传亮;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心理分析[J];北京党史;2004年03期
2 饶爱民;;对后五四时期《新青年》同人“分裂”问题的认识[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3 沙健孙;;对五四时期两个重要问题的认识[J];百年潮;2009年06期
4 柴文华;;对五四时期激进思潮的反思[J];学术界;2009年04期
5 朱志敏;刘俐娜;;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生活概观[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朱汉国;五四时期国人向往社会主义的两点启示[J];高校理论战线;1996年06期
7 刘国华;论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劳动问题的认识[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8 张艳国;;五四时期评孔思潮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12期
9 曲广华;五四时期社团的整体特征——从与戊戌学会之比较谈起[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10 王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对社会风俗演进的贡献[J];北京党史;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沈传亮;;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历史文化心理分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张静芳;王建学;;五四时期文化格局论析[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周建华;;五四时期的社会思潮与孙中山晚年思想的转变[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孙丽;;五四时期罗素访京及其影响[A];中国近现代史料专题研究[C];2011年
5 王瑞莲;丁爱英;;浅论五四时期的“民主”、“科学”与现代的“民主”、“科学”思想之异同[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6 张静芳;王建学;;五四时期东北新型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历史作用[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罗重一;;从五四时期的精神解放到当今的思想解放[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李腊生;詹爱霞;;胡适与五四时期的文化转型——以丧葬礼仪改革为例[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9 王鹏程;;“问题与主义”论争——冲突中的友谊与分道剖析[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特邀撰搞人 徐春艳;五四时期中东铁路工人两次大罢工[N];中国档案报;2014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左玉河;重新认识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反孔批儒[N];团结报;2014年
3 惠州学院政法系历史学教授 关威;五四时期关于改良生活习俗的论争[N];团结报;2014年
4 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概念史”视野与五四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胜利;中国五四时期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炼;世俗时代的意义探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映;五四时期的道德革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姬文璐;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革命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王朋雨;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社团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4 雒丽;五四时期“废督裁兵”思潮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唐琪;五四时期《国民》杂志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郑蕾;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选择社会主义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7 甄伟;五四时期政治文化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牟晓妮;五四时期社会主义论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雅洁;论五四时期的男女同校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晓芳;五四时期女子现代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350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3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