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

发布时间:2018-02-26 12:50

  本文关键词: 新民歌运动 大众化 越界 民间文学价值 民间文学功能 出处:《民族艺术》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58年新民歌运动,由毛泽东发起,自上而下席卷全国,这一运动的参与人群、创作数量、创作速度都可说"史无前例",堪称全民卷入文艺。在这一大众化运动中,民间文学出现了大繁荣,民歌带动了诗风的改变,打破了"民间艺人"与"作家"的阈限,新型的"农民诗人"成为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先锋",他们与作家共同抒写新的政治生活与劳动生活,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的"目标受众"都发生了转换。民间文学这次进入主流的"越界",使得民间文学的价值与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它改变了其作为民众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存在意义,成为国家话语的反映与应对。但是在新民歌运动中,民歌与绘画、音乐的交融则是成功的,尤其是民歌与画作的结合,当时在农村形成了"壁画运动",在全国影响极大,效果亦佳,并且其影响持续至今;农民画成为当下民间文艺研究的一个重要门类,这也与口头传统中"诗画合璧"的传承方式相契合。
[Abstract]:In 1958, the New Folk Song Movement, initiated by Mao Zedong, swept the whole countr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olved in the movement,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reated it, and the speed at which it was created can all be said to be "unprecedented", and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whole people are involved in literature and art. Folk literature flourished, folk songs led to the change of poetic style and broke the threshold of "folk entertainers" and "writers". The new "peasant poets" became the vanguard of the socialist "literary and artistic front", and they wrote with the writers about the new political and labor life. The "target audience" of the writer's literature and the folk literature have both changed.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the folk literature have also changed as the folk literature has entered the mainstream of "crossing the border". It changed its meaning as a public expression and exchange of thoughts and emotions, and became the reflection and response of national discourse. However, in the movement of new folk songs, the blend of folk songs, painting and music was successful,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folk songs and paintings. At that time, a "mural movement" was formed in the rural areas,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whole country and had a good effect, and its influence has continued to this day, and peasant painting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category in the study of folk literature and art. This also coincides with the inherit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oral tradi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国家话语与民间文学的理论建构(1949—1966)”(13CZW09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21;K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桂林;;自媒体对文学场和新诗走向的深度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2 朝戈金;;“回到声音”的口头诗学: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起点[J];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02期

3 徐赣丽;;再论民间文学的价值和功能——与作家文学相比较[J];民间文化论坛;2013年02期

4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J];文学评论;2008年03期

5 鲍焕然;;新民歌运动:激进现代性的文化表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5期

6 谢保杰;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历史描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1期

7 黄永林;20世纪中国文学对民间语言价值的发现与运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刘锡诚;新中国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1949~1966[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李新宇;1958:“文艺大跃进”的战略[J];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05期

10 高有鹏,孟芳;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民间文化思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芳芳;1958:新民歌运动[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巧晖;;越界:1958年新民歌运动的大众化之路[J];民族艺术;2017年03期

2 方维保;;群众文艺运动:“文艺大众化”的价值神话和高峰体验[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01期

3 刘晓伟;;时代·民众·精神之言——《中国民歌大会》的历时之维[J];歌唱艺术;2017年03期

4 孙拥军;;1958年中国新民歌作者身份探究[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6年02期

5 井源源;;基于口头程式理论的康乐县莲花山花儿研究[J];艺术评鉴;2016年12期

6 意娜;;论口头诗学对传统文学理论的超越[J];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05期

7 刘世虎;;略论大跃进思潮影响下的歌曲创作[J];当代音乐;2016年16期

8 张爱玲;韩慧萍;;平民非虚构作品的原生态叙事——以姜淑梅作品为例[J];文艺评论;2016年03期

9 夏轶韫;;文化操纵视角下解读1950年代彭斯诗歌在中国的走红[J];青年文学家;2015年35期

10 高荷红;;口头传统·口头范式·口头诗学[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水莲;19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史星宇;大跃进时期的新民歌运动[D];南京大学;2014年

3 任霄;一次全民性的社会主义诗歌试验[D];延安大学;2010年

4 董丽娜;历史语境中的新民歌运动与民歌的缺失[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朝戈金;;约翰·弗里与晚近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的走势[J];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02期

2 邓晓成;;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诗传播[J];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01期

3 蒋登科;;网络时代:诗的机遇与挑战[J];文艺研究;2011年12期

4 吴刚;;从色热乌钦看达斡尔族口头与书面文学关系[J];文学与文化;2011年03期

5 周宪;;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景观变迁[J];文艺研究;2010年07期

6 朝戈金;尹虎彬;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代序)[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0年01期

7 张德明;;论网络诗歌生产与消费的快餐化[J];文艺争鸣;2008年06期

8 刘婷;;从城市传奇看都市民间文学的休闲功能[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2期

9 ;《海啸三部曲》短评选辑[J];诗歌月刊;2006年12期

10 万建中;;民间文学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纶鹏;1958年大跃进语境下的新民歌运动[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2 蒋俊芬;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左”的思想的发展轨迹[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金玲;大跃进民歌中的历史文化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凤渝;大跃进民歌运动中的权力话语和民间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饶翔;一次民粹主义的全民文学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白莉莉;试论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演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380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5380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