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河南东南部社会治安研究
本文选题:晚清 切入点:捻军 出处:《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鸦片战争后,整个中国陷入政治危机中,既有外患也有内忧,列强侵略不止,内部各地区起义不断,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河南东南部在多省交界处,政治统治力量薄弱,咸丰初年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下,这一地区的一些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暴力反抗社会,形成了咸同年间的捻军运动,社会秩序失控,到光绪时期仍然是“元气未复”。晚清政府从维护自身统治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加强对河南东南部治安问题的治理和控制。 本文以晚清为研究阶段,试图研究河南东南部在这一时期的动乱背景,动乱的状况,政府对治安问题的治理和防御,试着从侧面反映这个时期河南东南部的时代特征。论文拟从以下章节来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咸丰、同治朝时期河南东南部的治安状况。河南东南部处于多省交界处,地域上易于匪众流窜,同时这一区域尚武风气浓厚,容易意气用事。道光朝时期捻党私枭活动猖獗,咸丰同治年间的捻军活跃。 第二部分:论述光绪、宣统朝时期河南东南部的治安状况。捻军的活动使得光绪朝元气未复,战争中遗留下来的原捻军成员和遣散的游勇成潜在的威胁,盗窃和抢劫和因灾导致的治安事件不断。 第三部分:详述晚清政府在河南东南部的治安政策和措施。政府实施坚壁清野、缉捕盗贼、军事镇压和思想控制的措施来治理出现的社会问题。 最后为结语。晚清时期河南东南部社会动荡不安,历史留给我们的思索,社会的和平和安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Abstract]:After the Opium War, the whole of China fell into a political crisis, with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worries.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powers continued, the internal regional uprisings continued,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tensified, and the society became unstable.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Henan was at the border of several provin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Rebellion in the early years of Xianfeng, some poor peasants in this area took the risk of taking risks, violently rebelling against society, forming the twisting army movement of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social order was out of control.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adop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public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intaining its own rule. Tak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sta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background of the unrest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is period, the situation of the unrest, the governance and defense of the government to the problem of public order. This paper tries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a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from the sid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from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in the period of Xianfeng and Tongzhi dynasties. Daoguang dynasty twist party smuggling activities rampant, Xianfeng Tongzhi years of twisting army activ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during the period of Guang Xu and Xuantong dynasti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twisting army have made Guang Xu's vitality unrestored, and 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Nian Army left over from the war and the demobilized tour bravery become a potential threat. Burglaries and robberies and disaster-related security incidents continue.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public security policies and measures of the late Qing government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Province. The government implements the measures of "fortitude clearance", "arrest of thieves", "military repression" and "ideological control" to deal with the social problems.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society in the southeast of Henan was turbulent, the history left us thinking, the peace and tranquillity of the society needs the efforts of many aspects.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建舟;田素云;;《浙江潮》与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J];中州学刊;2011年04期
2 邓大情;刘思彤;;晚清小说中的留学生形象[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夏飞;夏廷德;;晚清翻译文学发展与中国近代小说观的嬗变[J];社会科学家;2011年06期
4 魏兆和;;晚清政府在新疆治理面临的危机与挑战[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张晨怡;;湘军名将罗泽南军事思想简论[J];军事历史研究;2011年02期
6 陈勇;;晚清时期海关洋税的统计与汇报[J];历史档案;2011年03期
7 周英杰;;愤青太监寇连材[J];文史博览;2011年08期
8 张西洪;;在那片黑褐色的土地上[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李佳芩;;从多元体系理论角度论林纾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魏英杰;;艺术品拍卖 资本导演这场戏[J];科学之友(上旬);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Antonnia Mary Finnane;;危机地带的来信:晚清时期在海门和崇明的耶稣会教士的信函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9年
2 夏春涛;;从《青县村图》看晚清时期的华北村落[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绪武;;继承与开拓[A];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C];2007年
4 褚宸舸;;晚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烟毒及禁政[A];第二届中国古代毒物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顾建娣;;19世纪中叶河南的圩寨[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6 顾建娣;;李鸿章平捻政策出台前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7 张晓琳;刘树勇;;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译述活动[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8年
8 王思明;;西南大儒莫友芝[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9 张耀华;;晚清时期世博会法律规章历史研究[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10 魏开肇;;《北京通史》第八、九两卷编写框架的基本构思[A];中国古都研究(第八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卫民 平卫东;南丰白舍镇发现晚清时期壁画[N];抚州日报;2010年
2 谢金箫;心比天高 目比寸短[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0年
3 唐浩明;晚清时期的天下第一奏折[N];中国文化报;2004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张昭军;程朱理学在晚清的“复兴”[N];光明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李秉钧 廖永恒;永兴发现清代禁止乱采乱挖石碑[N];郴州日报;2010年
6 杨银鹏;社旗春秋楼基址重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7 黄桂华;早期火花牡丹为稀[N];中国商报;2006年
8 雷晴波;清代陕西《兴平报》[N];中国商报;2003年
9 朱平;华亭县雷家沟发现百年老宅[N];平凉日报;2008年
10 董丛林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曾国藩对“燕赵之风”的改良用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再华;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复旦大学;2003年
2 董说平;晚清时期日文史书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马占军;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西北的传教(1873-1911)[D];暨南大学;2005年
4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D];复旦大学;2006年
5 吴国荣;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研究(1866年-1911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吴巍巍;真实与扭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_g;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地区传教活动研究(1865-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8 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英;晚清时期河南东南部社会治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相鑫;捻军与晚清山东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蔡艳利;捻军在河南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王灿;晚清时期西方科技在华传播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5 薄芳珍;晚清译著《测候丛谈》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龚颖;明末清初与晚清时期来华传教士角色变化之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裴丹青;从《点石斋画报》看晚清社会文化的变迁[D];河南大学;2005年
8 李卓华;晚清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研究(1840-1911)[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范文田;浅论西方经济学在晚清时期的传播途径与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黄梅;《申报》与晚清女子教育[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63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663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