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战:中日近代化进程的折射镜

发布时间:2018-04-03 11:30

  本文选题:甲午战争 切入点:中日关系 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摘要】:1894年甲午战败,不仅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进而确认了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对"体—用"关系认知指导思想的破产,也对战后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格局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史鉴的功能也正在于此。习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认真反思甲午战争爆发及战败之原因,对理解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意义尤殊。本栏约请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就甲午战争及与之相关的问题发表见解,以期引起读者的关注与共鸣。
[Abstract]:The defeat in 1894 not only marked the complete failure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but also confirmed the collapse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cognitive guiding ideology of "body-use" relations after the Opium War. It also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ost-war East Asia and even the entire world pattern.This effect even continues to this day.This year marks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At the plenary meeting of the PLA delegation of the first session of the 12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Chairman Xi said: "the more we can fight, the more likely we are to be beaten. This is the dialectic of war and peace."On the occasion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its defeat are seriously reflect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e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war and peace.This column invites scholars in related field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on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Japan and related issues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order to attract readers' attention and resonanc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分类号】:K25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战争与和平[J];中文自修;2005年Z1期

2 一文;鸿篇巨著《新战争与和平》问世[J];海内与海外;1995年02期

3 闻礼萍;高扬爱国主义的优秀历史画卷──《新战争与和平》第二次研讨会侧记[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2期

4 闻礼萍;警钟长鸣以史为鉴——《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在京举行[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2期

5 邓力群;优秀文艺作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在《新战争与和平》第三次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05期

6 胡青坡,叶颖;群英谱及反面典型的塑造──《新战争与和平》简议[J];理论与创作;1995年02期

7 郑琼;海滩上的“战争与和平”[J];福建税务;2003年12期

8 袁德金;论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战争与和平理论的演变[J];军事历史;1994年04期

9 张建业;题材 使命 方法──读《新战争与和平》有感[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3期

10 宝静;十年铸一剑──李尔重与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新战争与和平》[J];党的生活;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飞;;古典竞技:战争与和平[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爱智和宏道:人文奥运的哲学基础”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李慎明;;对毛泽东战争与和平思想及实践的几点辨析、概述和思考[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3 张云;薛小荣;;论邓小平国防思想的理论意义[A];上海市社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4年

4 谢玉明;;浅析日军摧毁中国及东南亚五国“精武会”的历史背景及战略因素[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5 徐震;;对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科社学会2000年会议论文[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张U,

本文编号:1705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05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