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抗战时期几件史实
本文选题:梁实秋 切入点:张君劢 出处:《新文学史料》2014年01期
【摘要】:正梁实秋曾在回忆文章中说:对政治我一向有兴趣,可是自从抗战军兴就不曾继续写过政治批评的文字,理由很简单,现在是一致对外的时候。(梁实秋:《秋实杂忆·华北视察散记》《梁实秋文集》三卷69页,鹭江出版社)他的友人也说过与他类似的话:抗战起,实秋先生就不再写政治批评了。他读了我今年4月20日在《中国时报》所写的《另一个中国人的看法》之后甚为称赞,并说:"我知道你还
[Abstract]:In his recall article, Liang Shiqiu once said, "I ha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politics, but sinc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the army has never continued to write political criticism,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it is time to join hands with the outside world."(Liang Shiqiu: "Akihishi Miscellaneous memories of the Inspection of North China") three volumes and 69 pages of Liang Shiqiu's works, Lujiang Publishing House) his friends have said something similar to him: since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Mr. Shiqiu has stopped writing political criticism.After reading "the opinion of another Chinese", which I wrote in the China Times on 20 April this year, he praised it and said, "I know you still have
【分类号】:K265;I20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建国;;梁实秋“怀人”创作中的两处疑点[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3期
2 刘丽华;从新发现的三篇佚文看梁实秋对“普罗文学”的态度[J];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Z1期
3 吴乐杨;;梁实秋的“进”与鲁迅的“出”[J];记者观察(上半月);2009年10期
4 高旭东;论梁实秋人性论的性质及其演变[J];理论学刊;2004年12期
5 白立平;李启纯是梁实秋笔名吗[J];博览群书;2004年04期
6 高旭东;梁实秋的当代文化魅力[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易水寒;;只谈政治不做官[J];中国报道;2010年01期
8 张波;对“与抗战无关”论争的再认识[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9 潘颂德;梁实秋的诗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10 孔润常;;品味《雅舍谈吃》[J];山西老年;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利安·高利克;张林杰;;梁实秋与中国新人文主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马玉红;;梁实秋伦理的文学观之阐释[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花海洋;沙宁;;《讲话》前后的陕甘宁边区文艺活动[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王燎荧;;陕甘宁边区的文艺运动和毛泽东文艺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5 冯智强;;学者型翻译家梁实秋翻译思想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书刚;;文学家闻一多的心灵世界[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卢斯飞;;闻一多诗文的幽默品格[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8 邵燕祥;;读袁可嘉一九四八年《诗三首》[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贾振勇;;20世纪40年代的郭沫若及其抗战历史剧[A];郭沫若研究三十年[C];2008年
10 廖久明;;横站:青年郭沫若——以《论中德文化书》为例[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著名学者 傅国涌;新月如钩夜如磐[N];法制日报;2008年
2 牛学智;重申纪律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昌华;梁实秋晚年的佚文[N];中国邮政报;2006年
4 张昌华(编辑);翻出“新”味来[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5 马元;同舟共济的难忘航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6 宋苍松;冰心和梁实秋间相互的悼念[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本报编辑部;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何建明;让老区精神永流传[N];中国艺术报;2009年
9 王晓君;施建伟:为学时志吐尽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尹欣;《从领主到公仆》序言[N];云南政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爱芹;《益世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玉红;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3 史习斌;《新月》月刊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聪;现代新儒学文化视野中的梁实秋[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管雪莲;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6 娄晓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欧美与留日学生文学观研究(1900-1930)[D];复旦大学;2009年
7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9 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陈亮;新诗“口语”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娟;论梁实秋文艺观中的理性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立强;构筑理想化的人性庙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程丽君;回归历史原貌[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传芳;论梁实秋的自由主义思想[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5 辛克清;传统的复归[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王建美;反现代性与现代性:梁实秋文论思想的张力性品格[D];南昌大学;2007年
7 刘聪;激情年代的古典守望[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王校伟;梁实秋的文学批评及其现代启示[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9 童娟;梁实秋文学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12年
10 麻尧宾;梁实秋小品文艺术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10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10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