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

发布时间:2016-11-13 16:41

  本文关键词: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北大学》 2014年

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

朱仁天  

【摘要】:夏曾佑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学者、诗人、政论家和思想家。在晚清时期,他是当之无愧的极少数知识精英之一,对梁启超、严复等人均曾有过重要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历史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历史形象亦模糊不清。在夏曾佑留存下来的不多的资料中,书信是重要的一部分。从夏曾佑的书信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他的人际交游网络,同时可窥见其隐秘的内心世界。由此出发,不难理解夏曾佑的思想行为的动机与意义。除了个人意义,夏曾佑书信又属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研究夏曾佑书信不仅对于夏曾佑其人,而且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社会史的研究,亦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夏曾佑的生平,并对目前有关夏曾佑的研究状况作了相对全面的梳理,最后说明了本论文的写作思路、理论与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为上、下两编。 上编“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网络”,分两章论述。第一章“夏曾佑书信中的人际往来”首先介绍了夏曾佑的现存书信情况,然后重点分析了夏曾佑现存书信中的各种交往人群与交往内容。第二章“夏曾佑与其主要通信对象的交往考察”,对夏曾佑与梁启超、宋恕、严复、汪康年等四人的交往关系作了具体的个案分析。 下编“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其人”,也分两章论述。第一章“夏曾佑的性格特征”,从夏曾佑的书信中概论了夏曾佑的四种主要性格特征。第二章“夏曾佑的志向与困境”,先是分析了夏曾佑书信中所体现出的人生追求,然后结合其所处的时代分析了夏曾佑所遭遇的人生困境。 余论部分对前文有关夏曾佑的困境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并从文化保守主义的角度对夏曾佑的思想与追求进行了重新审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兆光;;自家宝藏的失而复得——晚清久佚唯识典籍由日本反传中国之影响[J];史学集刊;2010年01期

2 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J];史学史研究;1982年04期

3 黄洁;严复、夏曾佑的小说美学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5期

4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上)——兼论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闻实践[J];学术研究;2008年07期

5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从中日两国档案看《国闻报》之内幕(下)——兼论严复、夏曾佑、王修植在天津的新闻实践[J];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6 姚福申;;天津《国闻报》若干史实辨析[J];新闻研究资料;1990年03期

7 刘洁民;;晚清著名数学家夏鸾翔[J];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04期

8 刘洁民;;关于夏鸾翔的家世及生平[J];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04期

9 黄兴涛;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张莹瑞;佐斌;;幽默的心理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源超;张玮;;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精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 邵先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呼唤国防伦理文化自觉[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3 王成志;亓大为;;人文关怀视域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4 王薇;郭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阐释[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5 阎巍;;国家利益视域中的军事技术[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6 曾美勤;;适应与超越: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德育价值观[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7 张海;郝志;;军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8 雷雪;;马克思人学视域下的当代官兵自由个性发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9 梁晓磊;陈丽;刘占峰;;“感受性是哲学家的词藻”——丹尼特取消感受性的激进立场探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3期

10 王燕群;;论军人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一致性[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跃生;清代科举人口研究[J];人口研究;1989年03期

2 陈其泰;;夏曾佑对通史撰著的贡献[J];史学史研究;1990年04期

3 吴建华;科举制下进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流动[J];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4 李永伦;试析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5 王树民;中华名号溯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年01期

6 陈国生;《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刍论[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02期

7 刘海峰;科举取才中的南北地域之争[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01期

8 江雪华;申荷永;;积极心理学在心理评估与干预中的运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1期

9 高山杉;;支那内学院和西洋哲学研究[J];世界哲学;2006年03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从书信解读夏曾佑及其人际交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3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