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南士人社群交往网络的营建与运作——以南社为中心
本文选题:士人结社 + 交往网络 ; 参考:《史林》2014年04期
【摘要】:在近代社会转型期,为应对社会变革,结社成为士人阶层在新形势下营建社会交往网络、聚合群体力量以重获话语权、再塑社会权威的重要手段。作为晚清规模最大、持续活动时间最长的士人结社,南社成员通过举行祭祠哭陵等具有反清色彩的象征性行为及与此相关的诗词唱和,营建江南士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与意识认同,以雅集与《南社丛刻》为聚合社群成员的交往纽带,借以构建成员的群体意识与归属感,建立起以江南士人为主体,以地缘、血缘、业缘为基础的跨地域社会交往网络,并依托社群交往网络的规模效应,谋求实现文化资源与政治权力的对接,以期在社会转型期中维系自身的社会声望和群体权益。
[Abstract]: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modern society,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social change, the associ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 scholars to build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o gather the group strength to regain the right to speak and to remodel the social authority.As the largest and longest-lasting association of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members of the South Society held symbolic acts with anti-Qing color, such as holding shrines to cry the mausoleum, and related poems.In order to build the identity and consciousness identity of the scholars in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to build up the group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members, to build up the group consciousness and the sense of belonging of the members, to establish the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s the main body, to take the geography and blood relationship as the main body, and to build u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Based on the inter-regional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industry, and relying on the scale effect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we seek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olitical power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ir own social prestige and group rights in the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熊月之;张园晚清上海一个公共空间研究[J];档案与史学;1996年06期
2 林香伶;从《南社丛刻》浅谈南社的几个问题——以文类分布为核心[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白坚;;论南社诗人辛亥烈士周实[J];学术月刊;1981年09期
4 华友根;民国元年姚荣泽案及其纷争述略[J];政治与法律;198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羽;韩竞峰;;陈子龙家庭亲情关系研究——以陈子龙诗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2 李圣华;黄甫及生平事迹考辨——对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一则重要考证的补正[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苏亦工;;王不必大:从瑞士联邦制探讨中西共同的价值观[J];比较法研究;2010年03期
4 赵棚鸽;;陈柱《粤西十四家诗钞》的学术精神[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邵盈午;编辑大家柳亚子[J];中国编辑;2004年06期
6 陈东林;中国近现代编辑史上的鸿篇巨制——《南社丛刻》[J];编辑之友;2005年02期
7 方兆平;;《秋柳四首》与《锦瑟》的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8 廖雯玲;;略谈《柳如是别传》中陈寅恪的文学思想[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李贵连;;黄媛介生平经历及其与山阴祁氏家族女性交游考述[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10 郑善庆;;明清之际北方遗民的经历与抉择——以山东士人郑与侨为个案的分析[J];沧桑;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又宁;;辛亥革命与妇女转型[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王妍;赵纪军;;中国近代动物园历史发展进程研究[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3 森正夫;陈玉女;;陈子龙的江南论[A];明史研究(第十三辑)[C];2013年
4 张袁月;;晚清江南小说文字地图与城市精神[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玲;清朝前期帝王道统形象的建立[D];南开大学;2010年
2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黎;王维诗歌三家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李秀霞;秋风纨扇[D];上海大学;2012年
6 吴增礼;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万国花;诗家与时代:龚鼎孳及其诗论、诗歌创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孙超;民初“兴味派”小说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10 李越深;云间词派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馥玫;20世纪初上海商业美术环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王馨鑫;程嘉燧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义勇;程嘉燧的绘画与应酬活动关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张凌林;忠孝与佛性—钱谦益儒佛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海燕;钱谦益棋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程艳;《图画日报》视野下的清末社会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军;从“保国强种”的体育场到“救亡图存”的烽火台—上海公共体育场研究(191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波;苏州观前街区研究(1840-1940)[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玺;冯梦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郝丽秀;南社湖湘巨子傅\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珉;;胡蕴的《近游图》和《倚闾图》[J];文史春秋;2010年09期
2 陈俐;南社及其主导的“宗唐文学观”[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汤志钧;;郑逸梅先生二三事[J];世纪;2009年02期
4 周旺强;;千古文人侠客梦——南社人的侠客情怀[J];西江月;2010年16期
5 李坚怀;鲁迅与南社[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金建陵;张末梅;;南社与韩国抗日志士申圭植[J];档案与建设;2007年04期
7 林杏;;高旭的豪情与戾气[J];书屋;2007年06期
8 陈东林;;南社是政治团体和文学团体的有机结合[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郭前孔;;南社“旧头领”金天羽山水诗论略[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王散木;;踏访南社古村落[J];安徽文学;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龚绍康;云南省南社研究会纪念成立15周年[N];云南日报;2008年
2 南社与柳亚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王飚;再论南社[N];团结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伍雪平;南社:念好“古”字经建名村[N];东莞日报;2011年
4 记者 徐磊;苏州市南社研究会成立[N];苏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徐磊;南社后裔聚会苏州[N];苏州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晓平;“天下第一文社”百年流韵[N];苏州日报;2009年
7 李仲勋;“南社百年”系列纪念活动在苏州举行[N];新华日报;2009年
8 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王飚;深入南社研究 弘扬南社精神[N];团结报;2009年
9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曾景忠;论南社的酝酿和创立[N];团结报;2010年
10 伍雪平 张宇杰;名不及南社塘尾 古味却不落下风[N];东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贺莹;南社文学活动与新文学发生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赵霞;陈去病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3 孙立新;南社苏州诗人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5 胡瑜;清代常州剧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杜竹敏;《民国日报》文艺副刊研究(1916-1924)[D];复旦大学;2010年
7 孙艳;同光体代表诗人心路历程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彭继媛;西学东渐中的民国旧体诗话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丽秀;南社湖湘巨子傅\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晓华;陈去病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耀彬;鲁迅与南社关系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媛媛;“欲凭文字播风潮”[D];苏州大学;2007年
5 陶宝凤;南社西南巨子李根源及其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孟飞;张素诗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沈玉慧;姚濻雏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海艳;唐继尧诗歌编年辑注[D];云南大学;2011年
9 求洁;民国词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小玲;陈去病政治思想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96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39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