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同官煤矿矿工生活研究(1939-1945)
本文选题:抗战时期 + 同官煤矿 ; 参考:《内蒙古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同官,1946年改名为铜川,同官之煤曾烧出标志着高度文明的唐三彩和宋代耀州瓷,也曾源源不断地供给抗日大后方"军工民用"。全面抗战开始后,晋、豫相继沦陷,陕西省政府为解煤荒之困,与陇海铁路局合办同官煤矿,同官煤矿以此为契机,得到了长足发展,为工矿企业供应了大量煤炭,为内迁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有力支持了全国的抗战。同官煤矿工人来源广泛,大多是来自河南、山西的难民,也有本地的农民,还有因战争内迁的人员;在生产方式上,传统生产和现代生产方式并存;在管理制度上,里工制、包工制、租采制和企业管理体制并存;矿工劳动条件很艰苦,工时长、强度大,工资低,在战时飞涨的物价下,其生产、生活着实不易。为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稳定矿职工,凝聚人心,同官煤矿成立了福利社、子弟学校、矿医院;制定了休息休假、伤病抚恤、退休制度;开展了识字教育、劳动比赛、体育活动,缓解其生活压力,确保其能够安心生产。但战时的医疗、教育和物质条件匮乏,煤矿工人依旧处于艰难之中。本文力求通过同官煤矿矿工的基本情况、生产状况、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研究,还原抗战大后方矿工的真实生活面貌。通过分析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福利政策、教育医疗等,以丰富煤矿史、社会史和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填补抗战大后方矿工研究空白。
[Abstract]:Tongguan, renamed Tongchuan in 1946, burned three colors of Tang Dynasty and Yaozhou porcelain of Song Dynasty, which symbolized a high degree of civilization, and also continuously supplied "military industry and civilian" to the anti-Japanese rear area. After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began, Jin and Henan fell one after anoth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al shortage,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Longhai Railway Bureau jointly cooperated with the Tongguan Coal Mine, taking this as an opportunity to make great progress and supply large quantities of coal to industrial and mining enterprises. For the internal migration personnel to provide a job, has been able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Tongguan coal mine workers come from a wide range of sources, most of them refugees from Henan and Shanxi, as well as local peasants, as well as people who have moved internally as a result of the war. In terms of production methods,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roduction methods coexist; and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the local work system,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miners are very difficult, the working hours are long, the intensity is great, the wages are low, and under the soaring prices in wartime,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of miners are not eas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the coal mines, stabilize the mining workers and rally the people, the Tongguan Coal Mine has set up welfare societies, children's schools, mining hospitals, formulated a system of rest, vacation, injury and injury pensions, retirement, and developed literacy education and labor competitions. Sports activities, ease their life pressure, to ensure that they can be safe to produce. But the wartime medical, educational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were scarce, and the coal miners were still struggling. This paper tries to restore the real life of the miners in the rear area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by studying the basic conditions,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daily life of the miners in Tongguan Coal Mine. By analyz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working hours, salary and treatment, welfare policy, educa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of coal miners, the research on coal mine history, social history and local history is enriched to fill in the gaps in the study of miners in the rear area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K2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万强;;九·一八事变后满铁抚顺煤矿扩张情况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吴志菲;;李毅中 挑战矿难沉疴[J];财经界;2007年09期
3 ;R壘臶x尫灔收安全生u"}摎W~=}P[J];劳动;1953年01期
4 ;关于开展安全检阅工作的报告[J];山西政报;1954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涂兴子;张应周;王怀新;;煤矿内控制度“一、二、三”初探[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2 钟声宏;徐燕君;周永章;;煤矿自然条件、产业选择与矿难关系探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3 郭建宁;;平衡计分卡在煤矿的应用[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祖贻;;推动小煤矿联合改造进程,促进地方煤矿健康发展[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5 周廷扬;;重视安全评估 防止重大事故发生[A];2007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6 邝四华;蒋志刚;;四川省煤矿企业职业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途径探讨[A];第二十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天喜;朱心亮;孙振;张红星;李振川;刘亚东;何志刚;李传松;崔文放;栗书涛;吕远;李贺强;;煤矿物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A];2012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下)[C];2013年
8 黄晓东;吴行标;;“煤矿管理信息化”初探[A];第十四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暨中国煤炭学会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何丽;;煤矿企业科技人员比重过低状况亟待改善[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10 穆贵清;;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雄 通讯员 唐频辉;“今天我和你们一起下井去”[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邹红辉 通讯员 邹炜;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坚决打击非法煤矿[N];衡阳日报;2007年
3 李包发;县部署煤矿复产验收工作[N];六盘水日报;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铲除煤矿事故滋生的土壤[N];中国煤炭报;2013年
5 ;乡村煤矿问题突出整顿规范迫在眉睫 整顿规范迫在眉睫[N];山西政协报;2005年
6 高风 叶健;我国将分三步解决小煤矿问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里瑞;三年解决小煤矿问题不动摇[N];中国矿业报;2006年
8 杨扬 记者 陆铁男;鹤岗市南山区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N];黑龙江经济报;2007年
9 周奎;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不利于安全生产[N];经理日报;2007年
10 记者 谢思佳 通讯员 沈安信;全省只保留10对煤矿[N];南方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东;煤矿员工安全心理要素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2 周华平;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预测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李玲;煤矿企业ERP模式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贤功;中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机理及其管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牛立东;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型研究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王宁;基于区域因子分析的我国煤矿甲烷排放与控排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樊志鹏;山西省左云县煤矿监管制度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石希艳;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孙轶;近代鄂东南煤炭的开发与运销(1875-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袁恬;煤炭企业VOEC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宋耀;我国煤矿安全监管问题探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胡冬红;煤矿安全事故成因分析及预警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7 李新光;我国非法煤矿的博弈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良华;河南省煤矿事故致因机理及对策分析[D];郑州大学;2008年
9 李进;煤矿地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10 张建;煤矿风险信息集成与智能预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748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774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