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本文选题:曾国藩 + 理学 ; 参考:《人文杂志》2014年10期
【摘要】:曾国藩是晚清理学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伴随着他军事上的成功,在清中叶汉宋之争中一度陷于颓势的宋学在晚清再度复兴。这与他在吏治腐败、帝国危机的背景下积极倡导宋学,以图改良风俗、挽回道德人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在宗宋儒的同时,又大力主张汉宋调和,从而使汉宋学术长期对立的局面得以终结,促进汉宋调和成为晚清学术的主流。他以礼学会通汉宋,既坚守宋学的立身之道,又以礼学的经世精神吸纳新知,为礼制改革以及西学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曾国藩的学术努力,改变了既有的学术版图,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Abstract]:Zeng Guofan i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 of Neo-Confucianism School in late Qing Dynasty, his academic thought has certai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ccompanied by his military success, Song School, which was once in a state of decline in the battle between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and the Han Dynasty, was reviv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is is inseparable from his efforts to promote Song school in the context of corruption of officials and imperial crisis in order to improve customs and restore morality. At the same time, he strongly advocated the harmony of Han and Song dynasties, which brought an end to the long antagonism between Han and Song dynasties, and promoted the harmony of Han and Song dynasties to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late Qing Dynasty. He learned to understand Han and Song dynasties by ritual, which not only adhered to the way of building up the body of Song school, but also absorbed new knowledge with the spirit of Confucian rites, which created conditions for the reform of ritual system and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Zeng Guofan's academic efforts changed the existing academic landscape and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later China.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史革新;程朱理学与晚清“同治中兴”[J];近代史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家胜;;近二十年徽州家谱文献研究的学术审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陈东辉;;中国近代启幕前夕的一位人杰——读《俞正燮全集》有感[J];安徽史学;2007年01期
4 徐世星;万斯同学行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周惊涛;徽州存世家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吴国庆;;乾嘉“汉学”范畴演变的多维考察[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7 宋杰;;徽州存世家谱的文献学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8 汪孔丰;;谫论秦瀛与桐城派、阳湖派的关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高远;;清初文化秩序重建与《宋史》改修[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10 李铮;;从赵翼评苏轼看其诗学思想[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罗检秋;;嘉道年间京师士人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2 查金萍;;学行程朱之后——从接受史角度重论“桐城三祖”与程朱理学之关系[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幨行健;;嘉道之际北京士大夫的崇祀郑玄活动[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九、十合辑)[C];2012年
4 罗争鸣;;汉宋之争与文化专制:张伯行《近思录集解》刊刻、流传论考[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4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5 王一帆;清末地理大测绘:以光绪《会典舆图》为中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衍军;诗可以群[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天飞;乾嘉诗人舒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新国;清末民初京津地区中下层士绅的心路历程(1860—1920)[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林姗;宋代屈原批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克兵;朱熹知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丹;方玉润《诗经原始》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暴红博;曾国荃与天京之役[D];湘潭大学;2010年
3 朱浩磊;查慎行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王晓静;论方东树与《援鹑堂笔记》的整理[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惠娟;晚清湘军的“三缘”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丽妃;黄宗羲《孟子师说》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振;朱子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菅广慧;四库馆臣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建军;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10 孙建伟;《山海经笺疏》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仁淑;朝鲜朝寒冈郑逑的礼学和《五先生礼说分类》[J];当代韩国;2002年01期
2 孙文持;;谈老子的礼学思想[J];美与时代;2006年01期
3 黄海啸;;礼理之辩与黄式三、以周父子对清代礼学的总结[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4 陈力祥;;船山履卦之礼学意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王玲莉;朱人求;;哲学视域中的诸子礼学——读陆建华《先秦诸子礼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姚艳霞;章启辉;;论李光地的礼学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潘忠伟;;唐初《礼记》地位的提升与北朝礼学传统[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8 余亚斐;;“和”与礼学的本体论意义[J];道德与文明;2011年04期
9 李开;;中国礼学文化的嬗变[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10 刘舫;;古代礼学“尊尊”观念释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郭齐勇;;礼学与现代生活及文明对话[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殷慧;肖永明;;北宋礼学思想发展的二重路径[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宵兰;;传统礼学思想的天人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当代法学论坛(2009年第1辑)[C];2009年
5 林乐昌;;张载礼学论纲[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淑敏;礼学:人生的财富[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车效梅 山西师范大学;礼学、礼制的变与不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李宗桂;诸子礼学的取向和指归[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唐红丽;《中华礼藏》首期整理完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姜守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应多关注礼学的现代价值[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
6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赵满海;经学的没落与礼学研究的新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焦徽;曾国藩的礼学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张有智;儒家礼学与传统文化[N];山西日报;2011年
9 郭齐勇;礼学的现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10 乐胜奎;六朝礼学的繁荣及其原因[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林存阳;清初三礼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李江辉;晚清江浙礼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3 邹远志;经典与社会的互动:两晋礼学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兆吉;东晋礼学复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黄辉;略论先秦礼学的三次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盖志芳;民国礼学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郑艳;蓝田吕氏礼学思想及乡村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苏江燕;《礼记》中的礼学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杨君;晚清今文礼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8 曹国洲;《礼记》所见的礼学和人的完善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李杰;论荀子的礼学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10 屈宁;晚清宋学派礼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38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3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