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厘金与印花税
本文选题:晚清 + 厘金 ; 参考:《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因应太平天国而开征的晚清厘金并未随着太平天国的失败而裁撤,反因洋务运动的举办而推广至全国,以至于厘金占清政府岁入的近1/5。同时厘金的诸多积弊也日益加重,因此对厘金的存废及其改革成为晚清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官方和民间陆续有开征印花税以转换备受诟病的厘金的建议。庚子事变后,清末新政次第展开,厘金改革成为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未经周密准备,清政府令于宣统元年九月在全国正式开征印花税。但清政府此时推行印花税已背弃了替代厘金的初衷,而是为了抵补因禁烟而造成的洋药、土药税厘的减少。印花税不仅未能取代厘金,反而成为厘金之外的又一项额外税捐。因此,在印花税推行的过程中,遇到了言官、地方政府、士人和商界的普遍抗议与抵制,不仅鸦片税款的抵补目的未能达到,而且招致了沸沸扬扬的反对风潮,直到清帝退位,印花税的征收并无实效。
[Abstract]:The late Qing Lijin, which was founded in response to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was not abolished with the failure of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Instead, it was spread to the whole country because of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so that Lijin accounted for nearly a fifth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revenue. At the same time, the accumulated disadvantages of Liji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so the retention and abolition of Lijin and its reform have become a major concer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ficials and the private sector have been introducing stamp duty to convert the much-criticized Lijin proposal. After the Gengzi incident, the New deal bega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form of Lijin became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New deal. Without careful preparation, the Qing government ordered the first year of Xuantong in September in the official introduction of stamp duty in the country. But at this time, the Qing government has reneged on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replacing Lijin, but in order to offset the foreign medicine caused by smoking ban, the tax on local medicine was reduced. Stamp duty is not only not a substitute for PCK, but also an additional tax in addition to PCK. As a result, in the cours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mp duty, widespread protests and boycotts from officials, local governments, scholars and the business community were encountered. Not only did the purpose of making up for the opium tax fail to materialize, but also caused an uproar of opposition until the abdication of the Qing emperor. The collection of stamp duty is not effective.
【作者单位】: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分类号】:K2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增合;清末印花税的筹议与实施[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2 杨华山;论晚清“裁厘统捐”与“裁厘认捐”的尝试及夭折[J];史学月刊;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田益琳;;五四时期“个性主义”思想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王显成;李鸿章督直期间的抗灾救灾实践及其教训[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陶用舒,易永卿;左、李塞防与海防之争新论[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5 刘增合;清末印花税的筹议与实施[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6 刘长林,李云飞;试析陈独秀的“以科学代宗教”思想[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7 陈勇勤;晚清知识分子褒贬荀子的背后[J];安徽史学;2005年04期
8 李鹏涛;王泽壮;;革命的“病理学”——布林顿对“革命”的开拓性研究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9 康庆;李宝红;;严复《庄子》评点与庄学的近代转换[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10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建树;;辛亥革命前后湖南人的日本观[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增刚;;国际关系的双层博弈框架:一个新政治经济学的思路[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4 陈胜;;全球化视角下省察中国近代佛教人世思想及其现代启示[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何军;;有效性:共产党执政体系的治理绩效基础[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6 孔志国;;制度规避[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鲁明军;;谁之批判?何种现代性?——当代艺术批评的价值重思与实践检省(1990-)[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8 肖瑛;;构建总体性的友好社会——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9 刘志广;;财政制度变革与现代国家的构建——关于国家治理模式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刘泓;;当代西方民族主义主要理论观点解读[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郑林华;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永华;现代自由的谱系:从卢梭、黑格尔到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渝;城镇化进程中群体性事件行政法防治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王泽春;论梁启超对荀子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戴杰伟;现代性视域中的土地革命(1947-1953)[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4 杨执涵;美国宪政的清教基因[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5 候启荣;基佐代议制政府理论及其法律意义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6 吴希孝;孟德斯鸠的“法意”观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7 徐梦晓;论刑事搜查中的隐私权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于兵;民国时期印花税法制变迁刍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9 梁婷;高中历史教材中集部史料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项定才;清末仿行印花税管窥[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增合;;清末禁烟时期的印花税[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2期
2 丁进军;民国初年实行印花税的几件史料[J];历史档案;1990年01期
3 陆英英;埃及的印花税[J];阿拉伯世界;1995年02期
4 马涛;迟慧;;民国初年天津商会反对印花税之研究[J];兰台世界;2014年07期
5 ;印花税在中国[J];集邮博览;2005年09期
6 ;清代两次试办印花税史料[J];历史档案;1997年04期
7 张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印花税述评(1927—1937年)[J];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纪宗安,陈勇;赫德与晚清印花税[J];学术研究;2004年06期
9 袁风华;一种民国预印税资单据的源起[J];上海集邮;1995年03期
10 李向东;;抗争的变曲:《租界内华人实行贴用印花办法》评析[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3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坚;印花税的历史变迁与百年风云[N];财会信报;2009年
2 程莉;印花税敲响独立战争前奏[N];中国税务报;2003年
3 傅兴亚;中国印花税及印花税票[N];江苏经济报;2001年
4 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 丁宁;浅议企业印花税的税收筹划[N];中国建材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剀;20年未“大修”,印花税老了吗?[N];中国税务报;2011年
6 王坚;印花税的历史变迁与百年风云[N];财会信报;2009年
7 成继跃 成曦;中国保险印花税的历史沿革[N];中国保险报;2011年
8 程辉;小小印花税 筹划大学问[N];海峡财经导报;2012年
9 刘春林;混乱的印花税征收写照[N];中国集邮报;2006年
10 刘祥;构建和谐税收,谱写中国印花税史新篇章[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向东;印花税在中国的移植与初步发展(1903-1927)[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饶立新;中国印花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3 郁阳秋;印花税对证券市场运行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兵;民国时期印花税法制变迁刍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2 柳建明;中国近代印花税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3 赵惠恩;基于企业、税务机关、事务所三层面的印花税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45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45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