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1944年豫籍灾民迁移新疆述略

发布时间:2018-05-06 00:00

  本文选题:移民史 + 河南灾荒 ; 参考:《东岳论丛》2014年04期


【摘要】:移民史研究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的研究多局限于"求证""历次移民的数量和规模"方面,对于移民的具体迁移过程,极少有涉及,更缺乏对影响历次移民成效的因素的探讨。民国以来,移民西北的呼声不绝于耳,中央政府多次提出移民西北的庞大计划,但都未能实现。纵观整个民国时期,移民西北的实际成效极为有限。是什么因素制约了民国时期移民西北的计划,确实耐人寻味。1942年中原旱灾,为了救济灾民,国民政府决定将部分河南灾民迁移新疆垦殖。虽然由于种种困难,使得移民计划未能全部完成,但这是民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移民新疆的具体实践。而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矛盾和困难,对于探讨影响民国时期乃至于今天移民成效的因素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Abstract]:The study of immigration hist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but most of the current studies are limited to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number and scale of previous immigrants", and are rarely involved in the specific migration process of immigrants.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discussion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vious migration. Since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re have been numerous calls to emigrate northwest,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repeatedly proposed a huge plan to emigrate northwest, but it has failed to materialize. Throughout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ctual effect of emigration northwest was very limited. In 1942, the Central Plains drought, in order to relief the victims,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decided to relocate some Henan victims to Xinjiang reclamation. Although due to various difficulties, the immigration plan has not been fully completed, but this is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at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emigrating to Xinjiang has been organiz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reflect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also have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discussing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of emigr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even toda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K26;D69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阎东凯;张莉;;民国“开发西北”中一次未竣的移民计划——1942年至1944年的新疆移民[J];民国档案;2006年03期

2 夏明方;抗战时期中国的灾荒与人口迁移[J];抗日战争研究;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谦;;流出地村民自治状态之双视角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2 常云平;关孜言;;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救助政策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胡淑娟;唐任安;沈月梅;;清初流人对东北教育的贡献[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张亚玲;;对南京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7期

5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高翔;鱼腾飞;宋相奎;程慧波;;兰州市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特征及动力机制[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7 简新华;张建伟;;从农民到农民工再到市民——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和特点分析[J];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年00期

8 简新华;张建伟;;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J];发展经济学研究;2007年00期

9 张喜顺;;比较中审视:豫皖苏黄泛区问题研究现状与展望[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新宁;;二十多年来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综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丹;;试论“缚戎人”之产生及配流[A];历史学的省思与展望——第三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把增强;;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的繁荣与缺失(1978~2010)[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苏新留;民国时期水旱灾害与河南乡村社会[D];复旦大学;2003年

3 梅新林;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毳;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进城就业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尹洁;西北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6 黎煦;中国劳动力市场变迁的产权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7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8 严征;农民工子女健康和行为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芳;流动人口犯罪发生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启旦;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管慧雯;民国时期河南地区自然灾害与社会应对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梁肖;民国时期皖北水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魏长凯;农村人口流动与村庄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索长清;城市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现状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薇;农民选举权平等性保障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化世太;民国后期陕西黄龙山垦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张朝阳;方拱乾及其诗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魏宏运;1939年华北大水灾述评[J];史学月刊;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秀丽;;闯关东[J];国学;2008年04期

2 关健文;《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J];抗日战争研究;1993年01期

3 池子华,王晚英;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述[J];中国农史;2005年03期

4 范立君;1931—1937年东北关内移民的特点及性质[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04期

5 王硕;;雨润黑土地——论民国时期“闯关东”运动对东北的积极影响[J];考试周刊;2008年17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咏梅;“脱胎换骨”的近代中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秀民;山东人“闯关东”的人口学分析(1912~1931)[D];河南大学;2008年

2 刘莉;孔飞力的华人移民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49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49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