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近代云贵高原联动与整合中商路的变迁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15 10:45

  本文选题:云贵高原 + 商路联动与整合 ; 参考:《天府新论》2015年03期


【摘要】:传统的市场联动和资源整合不仅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发生的,而且在贸易范围方面还以小区域和国内市场为主,如小区域内的集市交易和国内市场的"滇粤铜盐互易"。但是,近代的市场联动则是在市场自身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强推和国内市场自身的发展所致。相对于贵州而言,由于云南具有长期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优越性,除了在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继续带动之外,还在近代出现了可通过新型的铁路和商埠来实行的贸易方式,以致商路的变动比贵州明显得多,对近代手工业的影响也自然更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market linkage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not only take plac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government, but also focus on the small area and the domestic market in the trade scope, such as the market transaction in the small area and the "Yunnan-Guangdong copper salt exchang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However, the market linkage in modern times was formed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market itself, and was caused by the strong push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mark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itself. Compared with Guizhou, Yunnan has the advantage of long-term trade with Southeast Asia. In addition to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aritime Silk Road," there have also been new forms of trade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through new railways and commercial ports in modern times. As a result, the changes in trade routes are much more obvious than in Guizhou, and the impact on modern handicraft industry is naturally greater.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分类号】:F752.9;K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维良;云南回族的对外贸易[J];回族研究;1992年02期

2 赵春晨;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概念及其历史下限的思考[J];学术研究;2002年07期

3 王福明;近代云南区域市场初探(1875—1911)[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辚;;民国时期滇越铁路沿线城市劳动力转移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马陵合;论甲午前借债筑路的开启及其困境——兼评李鸿章的铁路外债观[J];安徽史学;2002年01期

3 熊亚平;任云兰;;铁路与沿线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重构——以1888-1937年间的石家庄、郑州、天津为例[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4 王列辉;;中心—边缘:近代中国经济格局的转变[J];安徽史学;2009年04期

5 李成新;;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的铁路外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6 邰顺雷;钱文华;;民初民营铁路政策调整述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郭海成;;民国时期(1931-1937)陕棉运销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8 孙自俭;晚清铁路政策的官办与商办之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胡进;;《申报》舆论和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启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彭春凌;;“另一个中国”的敞开——大众媒体的西部行记(1935—1937)[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瞿明安;;傣族、白族、基诺族文化适应机制的比较研究[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王晓军;;浅论近代广西龙州铁路之筹建[A];苏元春与壮族边疆开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3 张复合;;历史建筑改建中的原有部分保护问题——从原京奉铁路北京正阳门东车站改建工程谈起[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C];1994年

4 陈绛;;陈宝琛的近代化思想与事业[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5 纪辛;;论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粮食进口[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6 仇华飞;朱振娟;;论诺克斯计划的得失[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7 黄汉民;;长江口岸通商与沿江城市工业的发展[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8 樊卫国;;孙中山与民国时期国货运动[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9 李占才;;铁路与近代中国民俗的嬗变[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10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段海龙;京绥铁路研究(1905-1937)[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房正;中国工程师学会研究(1912-1950)[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5 魏鹏;战争与环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财政制度变迁[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7 杨梅;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著述[D];云南大学;2011年

8 张忠;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宗学;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谢勇军;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梁克旭;滇越铁路与近代云南社会文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焕嘉;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张晶;抗战时期重庆工人收入与生活状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向春凤;近代重庆进出口贸易研究(1873—1919)[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邢泷语;历史时期北部湾海洋经济发展探析[D];暨南大学;2011年

8 赵天鹏;民国时期四川省公债研究(1920-1941)[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9 韩文慧;威海:殖民现代的失败,,祸兮?福兮?[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一哲;试论民国前期(1912-1937)杭州“新市场”的土地开发[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伯祥;蔡永贵;鲍正廷;;关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鸦片进口和白银外流的数量[J];历史研究;1980年05期

2 陈茜;云南对外贸易的历史概述[J];思想战线;1980年03期

3 汪戎;近代云南对外经济关系[J];思想战线;198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小冈;;我所知道的“联动”六冲公安部[J];炎黄春秋;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1892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892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