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新政在地方层级的运作——清末吉林自治活动及宪政筹备述论
本文选题:清末新政 + 吉林 ; 参考:《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摘要】:清末新政过程中,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在包括吉林的东北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预备立宪活动。在吉林,成立了吉林调查局等机构。随着风气的开化,由当地士绅们举办的吉林省自治研究会应运而生。为保护地方铁路利权,自治研究会在吉长铁路的兴办初期成立了公民保路会,吁请清廷取消与日本的合作。随后成立的谘议局筹办处合并了吉林自治研究会,并一直维持到谘议局成立。清末的吉林地方自治活动总体上看较为成功,并为后来的选举打下了基础。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the New de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Xu Shichang, governor of the three eastern province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preparatory constitutionalism activities in Northeast China, including Jilin. In Jilin, Jilin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institu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mosphere, the Jilin Autonomous Research Association, organized by the local gentry, came into being.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local railways, the Autonomous Research Association established the Citizens' Road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Ji-chang Railway, and called on the Qing Dynasty to cancel its cooperation with Japa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nsultative Bureau incorporated Jilin Autonomous Research Institute and continued until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nsultative Bureau. Jilin's local autonomy activ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re generally successful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later election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明;;论清末“新政”中的东北教育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李泽昊;;徐世昌与清末东北文化教育改革[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汪澎澜;;清末蒙荒招垦国内原因及解禁探析[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赵兴元;清政府对越境朝民的政策[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张林;;20世纪前半叶延边地区经贸初探[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乔治忠;李泽昊;;徐世昌与中俄铁路“自治会”交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苏久青;苑宏光;;陈昭常与“间岛”交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管书合;吴彤;;“火烧船厂”与政府的救灾活动——以宣统三年吉林省城大火为中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王景泽;杨华;;1904—1931年黑龙江人口职业状况概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辛巍;;清末民初政策调整与黑龙江地区经济迅速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张忠;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3 佟银霞;吉林市城市近代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吕雪飞;东北三省咨议局、资政院及第一届国会、省议会议员选举考略[D];吉林大学;2012年
6 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社会变迁(1860~1931)[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8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刘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广义;近代东北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1)[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玲玲;漠河金矿官督商办经营研究(1888-1900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丽雪;东省特别行政区教育研究(1896-193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臧新英;赵尔巽与奉天清末新政改革[D];齐齐哈尔大学;2011年
4 金凤;日俄战争期间中日关于东北矿产资源的交涉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刘小文;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婚俗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王阿丽;浅析清代晋商对蒙俄贸易的人员流动[D];山西大学;2011年
7 罗越;近代安东地区蚕丝产业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杨树霞;清代吉林、宁古塔两城空间关系演变的多维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萌;清代中叶流民出关与东北旗人生计的变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华;清末至民国前期(1904-1931年)黑龙江人口职业状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庆,乔志强;论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萧功秦;清末新政与当代变革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J];浙江学刊;2002年01期
3 谷永清;袁世凯与山东清末新政[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汉筠;;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关系初探[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4期
5 戴鞍钢;清末新政与华侨对国内的投资[J];安徽史学;1995年02期
6 朱立;试析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之原因[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于湘琳;浅议清末新政[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史全生;论清末新政与江苏的教育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9 周彦;李丹;;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化[J];历史档案;2010年02期
10 胡孝文;;慈禧与清末新政:不为人知的一面[J];世界博览;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全生;;清末新政是一柄双刃剑[A];近代中国(第十九辑)[C];2009年
2 陆兴龙;;《清末新政与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3 郭绪印;;评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的关系[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罗群;;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晚清军事变革的制度分析[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5 段芳;;中日近代第一部学制比较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6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7 ;本刊第11—19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8 贾小叶;;晚清督抚西学观念的演进——以沿江沿海督抚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9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法制改革[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10 陈争平;;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工商社团的社会整合作用[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熊月之;清末新政与危机的纠结[N];文汇报;2011年
2 高放;清末新政的成败[N];学习时报;2011年
3 李细珠;关于清末新政研究的几点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王频 葛玉红;换个角度看清末新政[N];光明日报;2007年
5 赵林凤;对清末新政的再思考[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6 胡孝文;也说慈禧及清末新政[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郭世佑;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学峰;30年来清末新政研究述评[N];团结报;2009年
9 陈国威;重现端方的现代化先驱形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殷俊玲;清末新政与民变浅谈[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肖世杰;清末监狱改良[D];湘潭大学;2007年
3 柴松霞;出洋考察团与清末立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崔志海;美国政府与晚清朝政(1901-1912)[D];复旦大学;2008年
6 穆键;《皖政辑要》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陈健;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D];南开大学;2013年
8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奎;清末商部农工商部与社会经济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洪军;清代按察使历史角色及其嬗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媛媛;清末新政时期的乡村民变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苏明强;清末新政与中国早期城市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丛丛;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国市民社会初步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栋;山东清末新政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江晓;清末新政时期教育法规的建设[D];青岛大学;2010年
6 吴鹏;清末新政时期长沙城市文化发展与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芳芳;清末新政时期新疆财政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9 徐保安;清末开官智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婷;“清末新政”败因:基于政治观念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6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06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