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
本文选题:淮军 + 军事改革 ; 参考:《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本文首先界定了“军事近代化”的概念,并以此为标准审视淮军军事改革,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引进了西方先进武器和军事训练方法,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实现军事编制体制、作战指挥机构、兵役制度和军人素质的近代化转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淮军未能实现军事近代化的原因,认为它是由晚清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和淮军自身陈旧的战争经验共同造成的。有鉴于此,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先进武器并不必然引起作战方式的变革,作战方式的改变是人、武器、战场态势三者有机结合的产物,它们由总的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军事技术与军事体系中的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联系而非严格的因果联系;后发模仿型的军事改革中,脱离了战场经验,作战方式的变革将更多地依靠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military modernization" is defined, and the military reform of Huai military is examined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cep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uccess of the reform lies in the introduction of advanced western weapons and military training methods, and the deficiency lies in the failure to realize the system of military establishment. Combat command, military service and the quality of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military. On this basis, the reason why Huai Army failed to realize military modernization is further explored, which is caused by the spec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patter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old war experience of Huai Army itself.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nd enlightenments: advanced weapons do not necessarily cause the change of combat mode, the change of combat mode is the result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man, weapon and battlefield situation,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general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other elements of the military system, rather than a strict causal link. The change of combat mode will depend more on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of the participants.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E295;K2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昕;;鲁特改革与美国陆军职业军事教育体系的建立[J];求实;2011年S1期
2 ;近代军事大事记[J];文史知识;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车跃丽;;试论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改革思想[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2 杨范中;;略论赵国兴起与强盛的军事原因[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3 崔志海;;国外清末新政研究专著简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4 贾熟村;龙盛运;;袁甲三与临淮军[A];太平天国北伐史论文集[C];1983年
5 李剑锋;;粉身碎骨为人民[A];老兵话当年(第五辑)[C];2004年
6 靳生禾;;赵武灵王历史地位刍议[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7 冀满红;;近代皖北乡村社会统治危机与淮军的产生[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何清谷;崔向东;;沙丘之变与赵武灵王之死[A];赵国历史文化论丛[C];1987年
9 尹选波;;试论景泰帝朱祁钰[A];明史研究第3辑[C];1993年
10 马晓娟;;明治时期的日本陆军大学述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育富 孙振武;军事改革:俄军为何总难“使命必达”[N];中国国防报;2009年
2 柳玉鹏 张鲁南 贺炎夏;俄军改革中场盘点[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本报专稿 沐阳;裁军遇阻力 俄军总长曾下“封口令”[N];世界报;2009年
4 记者 冯坚;北约为何进行大规模军事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顾海兵;军事改革五点建言[N];南方周末;2010年
6 上海欧洲学会 张祖谦 杨海峰;德国自搞军事改革 欧洲独立防务落空[N];解放日报;2010年
7 ;2009俄罗斯军事改革之年[N];中国航空报;2010年
8 冯俊扬;北约军事改革拉开序幕[N];中国国防报;2003年
9 温金荣;美军改革的得与失[N];中国国防报;2009年
10 陈学惠;俄新一轮军事改革走向[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学惠;俄罗斯军事改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2 张晓校;罗马军队与帝位嬗递[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华腾;北洋集团崛起研究(1895-1911)[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刘晓华;“建国时期”美国的军事改革和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威;清末东北新政中的军事改革[D];吉林大学;2007年
4 吴海萍;论清末新政中的集权[D];扬州大学;2008年
5 聂鹰;朱古达战争与罗马共和末期军队的质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崔建军;十五—十六世纪条顿骑士团衰落的原因[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童良凯;罗马共和至帝制初期军团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8 于美莲;学人从军与晚清军人社会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耿自攀;爱德华·卡德韦尔陆军改革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庆祥;江泽民科技强军思想系统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4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74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