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
本文选题:《大公报》 + 清末地方自治运动 ; 参考:《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摘要】:《大公报》以社会舆论的方式参与地方自治运动,表现在:多角度阐释地方自治制度,批判自治乱象,引导国民参与自治实践以及为读者营造一个表达对自治运动看法的舆论空间;体现出报纸媒体独立性、批判性和公共性的舆论特征,也可窥视报纸媒体在社会变迁中担负的"对话场所"作用;扩大了公众参与政治的途径,实现报纸媒体与读者的良性互动。
[Abstract]:Ta Kung Pao participates in the local autonomy movement in the form of public opinion, which is manifested in: explaining the system of local autonomy from various angles and criticizing the chaos of local autonomy. To guide the peopl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e of autonomy and to create a public opinion space for reader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he autonomous movement, which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ependent, critical and public opinion of the newspaper media, It can also peek at the role of newspaper media in social change, expand the wa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s, and realize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paper media and readers.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K252;D691;G21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方平;清末上海民办报刊的兴起与公共领域的体制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徐国利;;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和安徽现代文化名人的成长——以陈独秀和胡适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开玺;传统服饰与近代外交[J];安徽史学;2001年02期
4 高强;清末革命派尊黄现象述论[J];安徽史学;2001年04期
5 刘长林;储天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话语分析[J];安徽史学;2009年06期
6 王菠;董辉;;浅析晚清“商战”思潮的兴起及其社会效应[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沈世培;;论辛亥革命与晚清民族资本主义关系有关问题[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鲍超;刘爱平;;法国大革命与陈独秀早期思想——兼论第三种革命模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9 俞江;;近代中国民法学中的“私权”及其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1年02期
10 李启成;;清末民初刑法变革之历史考察——以人口买卖为中心的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金德;;1898-1902年间严复心态初探[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2 邵雍;;兴中会时期孙中山与美国致公堂的关系[A];近代中国(第十五辑)[C];2005年
3 葛培林;;天津与辛亥革命活动述论[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彭贵珍;;略论近代中国城市居民婚姻观念的变迁及其影响[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国枢;;论光复会[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C];1981年
6 张正明;张乃华;;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7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对外关系和国际观念[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8 吕文浩;;中国近代婚龄话语的分析:从清末至1930年代[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9 潘光哲;;“华盛顿神话”在晚清中国的创造与传衍[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耿云志;;清末思想文化变迁的几个大趋势[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商会与中国法制近代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来容;院士制度与民国学术[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付兰梅;凝眸“过渡人”的文化脸谱[D];吉林大学;2011年
5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成庆;晚清的历史意识与乌托邦意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敖福军;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刘宗灵;媒介与学生:思想、文化与社会变迁中的《学生杂志》(1914-1931)[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闵长虹;凝聚、变迁、提升:中华民族精神论纲[D];复旦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明;张海荣;;英敛之、《大公报》与清末立宪[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罗朋;西安事变中的媒体比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3 董锦瑞;抗战时期王芸生与蒋介石的四次摩擦[J];党史文汇;2005年06期
4 孙会;;《大公报》中的另类社会广告与近代中国社会[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2期
5 王鹏;毛泽东为什么保下了王芸生[J];书屋;2002年05期
6 王芝琛;《大公报》与“反美扶日”爱国运动[J];纵横;2000年01期
7 王 鹏;《大公报》与西安事变[J];文史精华;2002年05期
8 王鹏;《大公报》报道鲁迅逝世[J];文史精华;2002年01期
9 王印焕;从天津《大公报》的时评看民初政局[J];民国档案;2003年03期
10 彭籁;《新华日报》与《大公报》的三次论战[J];党史文汇;199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刘效红;;浅析外国传教士在清末禁烟中的作用[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崔承现;;抗战时期中国关内地区朝鲜义勇队的抗日活动[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李细珠;;清末民间舆论与官府作为之互动关系——以张曾em与秋瑾案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4 林颖;;深切怀念彭雪枫同志[A];铁流1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C];2007年
5 郭铁桩;;满铁与“九一八”事变[A];江桥抗战及近代中日关系研究(上)[C];2004年
6 任伟;;异心协力:民国教员索薪运动中之群像[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和《大公报》的点滴回忆[N];团结报;2002年
2 珠江源;傅斯年与《大公报》的一世情缘[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尹韵公;《大公报》决定了红军长征的终点吗?[N];北京日报;2004年
4 王鹏;《大公报》社评中的蒋宋联姻[N];人民政协报;2001年
5 王鹏;一代才女林徽因与《大公报》[N];团结报;2001年
6 王鹏;王芸生与国民党要员的交往[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王鹏;《苏俄视察记》出版前后[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王鹏(北京);胡政之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前后[N];南方周末;2005年
9 王芝琛;抗战初期《大公报》记者陆诒采访毛泽东[N];团结报;2000年
10 王鹏;最先报道“九一八”事变的《大公报》[N];中国档案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D];浙江大学;2006年
2 曹建坤;1945-1949年间中国共产党与自由主义势力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蔡礼强;晚清大变局中的杨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蔡胜;舆论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新军;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8 胡丹;清末民初知识分子与媒介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巧君;《大公报》(1902-1911)反缠足中的舆论传播策略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吴晶;清末地方自治运动中的《大公报》舆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伍勇富;1912—1927年湖南疫灾流行情况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杨伟娣;《大公报》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郑清坡;清末民变四题[D];河北大学;2004年
6 肖守库;甲午战争前后捐纳舆论之考察[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阳;1948年的《大公报》与中国社会[D];山东大学;2005年
8 葛凤;《大公报》与近代灾荒救济[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彭利芝;中法战争期间的《申报》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积广;清末新政禁烟运动的民众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198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