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的日伪办报活动综述
本文选题:伪“满洲国” + 东北沦陷时期 ; 参考:《北方文物》2014年01期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组织傀儡政权,在东北地区陆续建立起由日本统治机构操纵控制、日伪当局全面实施的一整套严密的报业管理体系,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统治机构,将出版社和报刊牢牢掌握在专制机关手中,来掩盖侵略本质,强行灌输"独立"思想,实行殖民地文化统治。企图从思想上把东北从整个中国分裂开来,达到最终吞并我国东北的政治目的。
[Abstract]:After the September 18 incident, the Japanese Guandong Army organized a puppet regime, and one after another,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t established a complete set of strict newspaper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were manipulated and controlled by the Japanese ruling organs and fully implemented by the Japanese and puppet authorities, and passed the formulation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uling institutions, the press and newspapers firmly in the hands of autocratic organs, to cover up the nature of aggression, forced indoctrination of "independence" though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lonial cultural ru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vide the Northeast from the whole of China ideologically and to achieve the political goal of annexing the Northeast of China.
【作者单位】: 佳木斯大学图书馆;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图书馆;
【基金】:2011年度黑龙江艺术规划重点课题——“东北沦陷时期日俄出版物的调查、开发与利用”立项结题论文,项目编号是D050
【分类号】:K26;G21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贵;;东北沦陷14年日伪的新闻事业[J];新闻研究资料;199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慧娟;毕洪娜;;伪满后期的农业掠夺政策及危害[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2 孟宪梅;苏艳红;孟昕馨;;满铁机构设置及其实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肖炳龙;;伪哈尔滨警察厅概述[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4 赵宁,贾雪虹;日本关东军的对苏战略与苦难的中国劳工[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5 车霁虹;沦陷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建立的“集团部落”[J];北方文物;1995年03期
6 宋德玲;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黑龙江地区的经济掠夺[J];北方文物;1997年03期
7 段妍;东北沦陷时期文化发展趋向的嬗变[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8 邹桂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9 蔡宏;李爱华;;“伪满洲国”时的吉林方志[J];东北史地;2006年02期
10 郭临生;;伪满建国忠灵庙[J];东北史地;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2 李鑫;;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评析[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7年
3 金海;;日本在内蒙古确立殖民统治及其对蒙古民族运动的政策[A];蒙古史研究(第七辑)[C];2003年
4 关捷;;东北局部抗战中的马占山——兼评马占山的“投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庆超;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董迎轩;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黄晓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昌镐;苦难的岁月 互补的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丽;1939-1945年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冬梅;1905-1911年清政府的联美制日政策[D];吉林大学;2006年
8 任其怿;日本帝国主义对内蒙古的文化侵略活动(1931年-1945年)[D];内蒙古大学;2006年
9 王劲松;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四川大学;2007年
10 蒋蕾;精神抵抗:东北沦陷区报纸文学副刊的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娟;日伪统治时期东北税收制度探析(193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敏;论战时体制下日本对东北战争资源的掠夺(1941-1945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波;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戴启明;伪满保甲制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艳青;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冀热辽区的无人区化政策(1939-1945)[D];河南大学;2011年
6 邓薇薇;《麒麟》杂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娇;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海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会杰;日伪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众生活(1931-1945)[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许s,
本文编号:200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2009143.html